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五屆學術委員會
第一次會議召開
3月31日,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松江校區召開。我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俞建勇出席會議并致辭。武漢紡織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衛林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曼尼托巴大學邢孟秋教授,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孫剛教授,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書記、監事長朱北娜,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薛繼鳳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學校、科研院和學院領導及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代表等參會。
(學術委員會會議現場)
俞建勇代表我校向與會的委員和專家們表示歡迎,并向專家們介紹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史及其發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恰逢國家紡織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和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時期,各位委員和專家的指導對于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強化內涵建設、提高建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充分地吸收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繼續凝練學科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努力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技術攻關發揮重要作用。
會上,我校科研院院長丁彬教授為實驗室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璐教授從實驗室概況、研究水平與貢獻、研究隊伍建設、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開放與運行等方面匯報了實驗室近五年的工作情況。與會委員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近五年的各項工作,重點圍繞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凝練優化現有研究方向,尋求多學科、多行業的高水平合作,關注紡織產業鏈的延伸和擴展,積極推動紡織行業的二次革新等建設任務,就實驗室發展定位、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國際交流和運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實驗室青年骨干王先鋒、張坤、李超婧和李欣欣分別作題為“可降解聚乳酸熔噴水駐極空氣過濾材料”“柔性熱電織物的設計與制造”“纖維表面粗糙結構對細胞行為的調控及應用”“針織結構柔性智能傳感織物設計”的學術報告。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和與會專家肯定了相關研究工作成果,勉勵青年科研人員繼續圍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凝聚力量,實現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