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講”第373講:細讀蘇東坡——幾度斜暉
主講人簡介:
鄭培凱,詩人、文化史家、書法家,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后。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新竹清華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中國文化中心。原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主席,現任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香港集古學社社長,浙江大學客座教授,臺灣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所涉學術范圍甚廣,以文化意識史、文化審美、經典翻譯及文化變遷與交流為主。著作30余部,如《幾度斜暉蘇東坡》《此心安處》《湯顯祖:戲夢人生與文化求索》等。
講座內容簡介:
通過蘇軾的生命歷程,探究其潛藏在詩文深處的意識活動,了解他內心情愫的變動。蘇軾的確心胸開闊,瀟灑豁達,但并非永遠歡笑暢意,也有避不開“罣礙恐怖,顛倒夢想”之時。他可以成為一個“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是有一定心路歷程的,而他撰寫的詩詞,又最能反映中國詩歌的抒情傳統,由表至里,展示了詩人內心繽紛繁復的心理狀態。所以,“細讀”東坡的目的,并配合他的生活處境,不只是為了章句的考據與注釋,而是希望了解他為什么成為高人,為什么心靈得到了自由解放,為什么人品高尚、悲天憫人,超越他身處的時代困境,千載之下,仍然讓我們欽仰敬佩,讀到他的詩文,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