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黨委常委會帶頭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10月17日,學校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帶頭集體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黨委書記劉承功主持會議并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校長俞建勇結合工作實際交流學習體會,全體校黨委常委參加學習。
(校黨委常委會松江校區學習現場)
(校黨委常委會延安路校區學習現場)
劉承功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深刻總結了十九大以來和進入新時代10年以來的非凡歷程,科學謀劃了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大政方針和奮斗綱領,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面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畫卷。全校干部和師生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報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政治論斷、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領會蘊含其中的人民情懷、政治智慧、理論創見和戰略膽識。劉承功強調,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同用這一創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深入學習貫徹有關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始終心系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擔負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魂育人、啟智潤心,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要更好地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強化高等教育“國家隊”意識,堅持扎根中國大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彰顯服務國家、服務行業的辦學傳統和特色優勢,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學科布局結構,培育匯聚優秀創新人才,加強有組織科研,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俞建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站在民族復興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科學謀劃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是指導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全校師生要認真學習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深刻認識過去5年的工作成就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深刻認識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用發展來解決前進過程中的問題與挑戰。他強調,要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貫徹落實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堅定信心,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堅持改革創新,打破常規思維、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全面推動各項工作舉措落實到位,共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要全力推進落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牢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加強科技創新,以國家戰略為導引,深入加強基礎研究,推動原創成果誕生,建強科技創新體系,為國家重點領域、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突破貢獻力量。要大力推動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破除瓶頸制約,加強人才隊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匯聚形成與學科發展相適應、優勢互補的人才隊伍,落實好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支撐。俞建勇最后強調,面向新時代新征程,學校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以學科建設為統領的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無愧于時代的東華貢獻。
會議要求,全校各二級單位黨組織,各師生黨支部、團支部要結合校園疫情防控實際,認真組織學習,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凝心聚力,團結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奮進東華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