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攜筆從戎,海陸空三軍里都有這些上海大學生的身影
攜筆從戎,海陸空三軍里都有這些上海大學生的身影
2022-08-01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而在全國各地的部隊中,都有著這樣一群來自上海的大學生,在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懷揣信仰,參軍入伍,攜筆從戎,在軍營里用熱血書寫青春。
// 海陸空都有他們的身影 //
哪里需要去哪里,在海陸空三軍的部隊里,都能看到上海年輕學子的身影。
東華大學2020級本科生張子瀚今年3月參軍入伍,服役于新疆某部隊,是個剛入伍5個月的新兵。在部隊,一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生活節奏緊湊而充實。最讓他有所感觸的是,在部隊里就要與戰友互幫互助、并肩作戰,“能特別強烈地感受到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張子瀚
他喜歡作家凱魯亞克所說的“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報名入伍,他正是希望讓軍營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另一所大學,“很多東西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必須經歷過、實踐過才能真正領悟。”
同樣來自東華的2018級本科生孫曉冬2020年9月參軍入伍,現服役于海軍某基地,是一名艦艇兵。“這兩年來,我跟隨艦艇從祖國的最南端走到祖國的最北端。最讓我難忘的是冬天在太平洋航行的那段日子,艦艇被涌浪擁簇,扎進海里又破浪而出,猶如一幀幀電影。” 孫曉冬說,軍旅生涯或許是枯燥、無味并且“煎熬”的,但回過頭看,那些大汗淋漓、全力以赴的日子,都是對自己最好的肯定,“保家衛國是一個神圣而光榮的使命,對我來說,當兵是值得我驕傲一輩子的事。”
孫曉冬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國際經貿學院2020級學生胡浩所在的部隊是空軍航空大學基礎大隊,“我從小便有參軍的想法,對軍隊生活充滿好奇,大學期間有機會就毅然報名了。”參軍后,最讓他動容的就是戰友之間的情誼。戰友們會在野外訓練食物短缺時,把省下來的餅干分給他;在負重行軍時,一個人出現狀況,大家就一起分擔,背著他繼續前行。他們漸漸不再是一個個個體,而是團結的中國軍人。“這樣的事情幾乎日日都在發生,這是軍營獨有的團結和溫暖。”胡浩說,“在部隊經歷的那些苦與甜,讓我堅信人間的真情是最為可貴的,也讓我深深地感覺到我與這片土地的緊密聯系。”
胡浩(右)
// 入伍是從小就有的夢 //
據介紹,截至2022年,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共有超500名大學生在校期間從校園走進軍營,百余人受到嘉獎,不少“學生兵”們都從小就有個“當兵夢”。
金融學院2019級張北塵的父親是一名軍人,成長環境讓他感受到軍隊的魅力,“選擇參軍似乎理所當然。”他如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的一員,“我不想讓大學生活留下遺憾,所以選擇參軍入伍,實現自己的‘從軍夢’。”軍隊和校園有各自的精彩。軍營里軍事化管理的生活讓張北塵提升了自我管控能力,收獲了良好的身體素質,也讓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雖然我也想要去看看不同的風景,但如果祖國需要,我想我不會有任何猶豫。”
張北塵(中)
法學院2019級的吐爾孫江?麥麥提是在家人的鼓勵下萌生了參軍的想法,并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現實中的軍營和影視上展示的有所不同,衛生、救護、迎檢、槍械維修保養等都是他們最普通的日常。“軍營里的生活除了影視中的熱血,更多的是對一些枯燥工作的堅守,這種堅守在我看來是非常偉大的。” 吐爾孫江?麥麥提表示,“參軍能讓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也督促我更加自立自強,這種進步是軍隊帶給我的最好禮物。”
吐爾孫江·麥麥提
會計學院2020級的胡塏奇小時候親眼看到解放軍第一時間站出來,在自己家鄉抗洪搶險,那時他便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也要成為這樣的人。如今他在駐港部隊服役,是一名光榮的陸軍裝甲步兵。部隊的生活緊湊單一,但充實精彩,也讓調皮開朗的大學生變成了堅實可靠的中國軍人。“有時候晚上緊急集合的通知來得猝不及防,我們就要在短短幾分鐘里火速趕往集合地,我也沒想到在香港還撲滅過山火。”他笑道,軍旅生活讓他收獲了更有勇氣的自己,“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辜負參軍的初衷。”
胡塏奇
// 在軍營中不斷有收獲 //
在部隊磨礪的這段日子,也讓這些大學生有了不一樣的收獲。
“男兒從戎即為志。”這是立信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2020級學生范家睿心中一直都有的信念,他也如愿成為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上海市總隊的一員。回憶起自己的軍旅生活,范家睿提起了“溫暖”二字。元旦那天,他和戰友在南京路執勤,行人會向他們致謝,小朋友們會向他們敬少先隊禮。“那種溫暖讓我更深地體會到了軍人存在的意義:守護一方平安,護衛人民的美好生活。”范家睿說。
范家睿
立信法學院2022屆畢業生何永敬是名女兵,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一員。她參軍入伍是因為“希望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想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精彩”。部隊的訓練讓她更加自信、頑強,同時也教會了她腳踏實地,學會與自己為伴,“真正的軍旅生活中除卻熱血,更多的是對枯燥工作的堅守、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以及對命令的絕對服從。”
何永敬
東華大學2018級本科生吳子越兩年前入伍,現服役于浙江金華某部隊。在金華疫情防控期間,他主動請纓參加黨員突擊隊,執行消殺任務,為駐地抗疫工作積極貢獻力量。在他看來,軍旅生活鍛煉了自己過硬的專業本領和身體素質,培養了自己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品質,更升華了家國情懷,堅定了報國信念。“青春的意義不在于擁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即將重返校園的他也希望能將部隊養成的良好習慣保持下去,并影響身邊更多的同學。
吳子越
也有人選擇堅守。2019年從東華大學畢業后,陳杰選擇參軍入伍,2021年9月留隊,現服役于駐港部隊。“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想”,剛入伍時班長的鼓勵是讓他堅持下來的動力。服役2年期滿后,面對是“走”還是“留”的抉擇,他選擇留下來。“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在駐港部隊從事財務相關工作,希望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