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劉承功開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課新學期首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2月23日晚,黨委書記劉承功以“時代之問: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什么?”為主題,為廣大學子開啟本學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首講。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劉承功在講課中以開闊的理論視野,運用詳實的案例材料,向同學們深刻闡釋了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他指出,“新時代”標識了我國新的歷史方位,這是變化的時代、夢想的時代,也是奮斗的時代。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主題。他向同學們深入闡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框架、核心要義和內在邏輯,鼓勵青年學子要在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精神狀態等方面同新時代要求相符合,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作為上海15所試點高校之一,率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組建了以黨委書記、校長、院士、國內著名專家、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為主體的強大授課團隊,通過集體備課、集體研討,動態完善授課內容,向學生講授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和理論研究的最新闡釋。課程獲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以及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立項,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上觀新聞、上海教育新聞網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新學期,課程緊密結合《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及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中的新發展傳達給學生,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講好講活,以扎實的課程建設質量和育人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