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202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選中斬獲佳績
近日,共青團中央總結通報202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選結果,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赴上海市奉賢區漁墩村實踐團獲評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紡織學院“經緯援疆十年路,鄉村振興譜新篇”計劃獲評優秀品牌項目。
漁墩村實踐團聚焦上海市五大新城建設,捕捉城市發展新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新城建設增添活力。團隊由機械學院黨委書記王新厚、院長單鴻波帶隊,深入走訪調研,考察居民生活區、村史館等地標,采訪非遺文化傳承人,挖掘幫助漁墩煥發新活力的現代方式,與漁墩村黨總支就發展“田園+”模式達成共識。實踐團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專業優勢,設計制作“漁墩×東華”聯動系列周邊產品,包括豐果、瓦檐等四大系列17類文創總計64個產品,并制作漁墩非遺文化視頻、文旅宣傳片等共計8個視頻并投放媒體宣傳。實踐團獲中國共青團雜志、中青校園等20余家主流媒體報道。
(機械工程學院赴上海市奉賢區漁墩村實踐團)
(“漁墩×東華”聯動系列周邊產品)
紡織援疆團結合建黨百年重要節點,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引進培育新疆當地亟需的技術和人才作為工作的重點突破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10年來,來自全國16所紡織類高校的700余名師生先后加入援疆團,團隊足跡遍布新疆5個自治州和13個地區(市),共走訪企業430余家,培訓企業員工2萬余人次,簽署合作協議30余份,累計完成調研報告80萬字,“紡”出一條特色援疆路,參與社會實踐的師生也在援疆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一帶一路”全國大學生紡織援疆團十周年主題論壇)
(紡織援疆團尉犁羅布麻分隊實地調研羅布麻生長情況)
今年,東華大學結合建黨百年、建校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鄉村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開展“不忘初心·緊跟黨走”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堅持大學生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工作宗旨的前提下,引領青年大學生在“社會大熔爐”中“自討苦吃”,將實踐育人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