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式”育人帶領新生“遇見”大學——學校創新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金秋九月,學校迎來了6700余名新東華人。為充實新生入學教育,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環境,增強學習動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才觀,學校通過打造“全維度”思政禮包、構建“立體化”網絡陣營、制定“菜單式”紅色課堂,精心組織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將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專業導航教育、學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等元素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全過程,以多維度、立體式育人模式為新生保駕護航,促進新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菜單式”紅色課堂:培育紅色基因“接班人”
“大家知道兩萬五千里有多遠嗎?兩萬五千里是四分之一赤道周長,是十倍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是1934年到1936年兩年里,紅軍走過的路程…”“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成員周稚荃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圍繞“烽火百年長征路,攜筆從戎立新功”展開生動宣講。今年是“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走進“新生課堂”的第四年。學校利用朋輩優勢,挖掘校本特色,創新育人舉措,充分發揮“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品牌效應,以培育紅色基因“接班人”為目標,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制定定制化“課程菜單”,邀請宣講團“小講師”走進新生入學教育“大課堂”,以朋輩優勢引導廣大新生汲取奮進力量。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圍繞“明德篤行,做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等主題制定了系列黨史專題宣講微課,在新生中掀起黨史學習的熱浪。新生入學教育期間,“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深入12個學院面向5000余新生開展了22期朋輩宣講,利用真情實感講述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此外,在新生開學典禮中,“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以“錦繡七秩日月新,長歌奮進正當時”為主題為全體新生呈現了“超燃”的思政大課,通過“立德樹人,東華人使命在肩”“潛心科研,東華人擔當如山”“服務社會,東華人承諾似金”三個篇章的生動講述,展現了東華大學建校70周年以來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及勇攀科技高峰、服務國家戰略,情系祖國人民、服務民生福祉的奮進歷程,鼓舞與號召全體新東華人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各學院也積極利用朋輩宣講開展入學教育。管理學院“領雁先鋒”學生宣講團制作黨史宣講精品課單,精準“滴灌”、“靶向”供給,以“你來點我來講”自主點單的方式“送課上門”,精心打磨黨史宣講課程20節,用青春力量、青春聲音、青春姿態助力上好黨史學習教育“開學第一課”。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組織“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愛國愛校主題升旗儀式,邀請東華大學“學習進行時”理論宣講團成員進行國旗下的演講,引導新生銘記光輝歷史,厚植家國情懷。
(“學習進行時”學生理論宣講團成員在新生入學教育及開學典禮中宣講)
(“領雁先鋒”學生宣講團黨史宣講精品課單)
“全維度”思政禮包:構筑新生啟航“加油站”
名師講壇、朋輩沙龍、黨史微課、志愿服務站、云端家長會……2021級新生入學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為引導新生快速融入大學生活,各學院在新生入學教育上用“新”意,出“新”招。紡織學院創新推出新生成長“二維碼”,為每位新生建立電子檔案,“一生一碼”的專屬動態二維碼全面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可供學生、家長、班導師、輔導員隨時查閱。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新生輔導員手寫789名新生賀卡,寄語新生與時代同行,在東華奮斗出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旭日工商管理學院“sunshine微課工作室”推出“新生第一課”第四季——思政下午茶×新生第一課。以直播形式與新生云端相見,用一壺思政下午茶,泡出青春味道,現場解讀大學需要“修煉”的內功。機械工程學院多維度促進新生學風建設,精心設計《新生手札》,開展院長學風大課、“談談大學那些事”思政大課,充分發揮崇德黨員導師、博學班主任、礪志科創導師和企業生涯導師、尚實朋輩導師“四維一體”的導師作用,幫助新生扣好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新生設計制作生涯攻略鼠標墊及《成長手冊》,用獨特的生涯文創充實學生生涯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開展“安全管理教育”專題講座,以鮮活案例警示學生,引導新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為學生筑牢安全屏障。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教授講壇”,邀請知名教授為新生帶來專業講座,介紹專業建設歷史及發展現狀,對新生學業規劃給予詳實的指導和建議。人文學院召開“云端家校見面會”,邀請學院領導、專業教師,新生輔導員在“云端”齊上陣,打通“學校-家長-學生”的三級溝通渠道,協力助力學生未來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五大引航計劃”,將《研究生登峰手冊》發放至每位新生手中,入學之初就培養新生“讀、悟、講、踐、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使命感,引導學生立志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理學院為新生配備專業班導生,依托易班、微信、QQ群等網絡平臺及時解答新生疑惑、回應新生需求,為新生送上走心又暖心的“開學錦囊”。外語學院成立迎新志愿隊,在迎新報道點、學院宿舍樓等區域隨時為新生引導答疑、搬運行李,提供暖心服務。
(管理學院推出“思政下午茶×新生第一課”)
(環境學院面向新生開展“教授講壇”)
(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新生下發《研究生登峰手冊》)
(外語學院成立迎新志愿隊)
“立體化”網絡陣營:開拓入學教育“新空間”
新生校園攻略、萌新大數據、疫情防控指南、防詐騙案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學校易視傳媒中心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易見傾新”線上大禮包,積極通過易班在線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實現了新生入學教育”前置”。在“新生教育系統”中嵌入基本信息、學事項查詢及學生手冊、垃圾分類及安全教育常識自學功能,幫助新生在入校前開啟大學生活、領略大學魅力。依托易視傳媒抖音平臺及微信視頻號首發學生自主設計的新生文化衫,充分展現學生的設計創意及青春活力,為新生遞上嶄新的校園“見面禮”。推送“新生大數據”專帖,深度分析挖掘新生數據亮點,呈現“有趣”又“有料”的新生大數據“獨家”解讀。各學院也積極開拓新生入學教育網絡陣地,在創新網絡思政工作上各顯神通。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通過迎新系列貼、書籍盲盒、導師導生易班答疑、網絡宣講等活動,為2021級新生營造濃郁迎新氛圍,開啟新生青春飛揚的校園生活。機械工程學院利用網絡陣地立體式推進迎新工作,在易班開辟“念伊廿一”迎新專欄,在B站平臺開展“校園直播巡游”,立足抖音短視頻平臺持續發布“史上最全東華攻略”“揭秘網紅月餅背后的學生設計團隊”等創新短視頻。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利用易班、B站和視頻號等平臺,開設花生仁迎新直播看東華,錄制系列主題微課,優化“易班+迎新”高質量內容供給,深度圍繞百年黨史和七秩校史引領師生愛國榮校,把新生入學教育搬到線上、做在前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借助易班平臺推出“材易小貼士”專欄,新生入學當天推出“‘易’起游校園”活動,助力新生掃除初入校門的“未知障礙”。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借助易班、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平臺發布新生攻略,舉辦創意T恤設計大賽,并將獲獎作品制作成為新生T恤,發放給每位新生。
(易視傳媒開展“易見傾新”系列線上迎新活動)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為新生提供線上“錦囊”)
(機械學院開展“校園直播巡游”(左)及制作系列創意短視頻(右))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涯的重要一課,是大學教育的開端和基礎,學校把新生入學教育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及推動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持續優化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載體。后續,學校將把新生入學教育貫穿新生第一學年,讓新生入學教育滲透至學生日常,持續為新生“掃茫”、為新生“導航”、與新生“共振”,引領廣大新生不負時代,在青春年華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而接續奮斗,以昂揚姿態和奮進精神獻禮建黨100周年及建校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