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成長 創(chuàng)未來 我校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啟動
7月13日,東華大學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開幕式在松江校區(qū)舉行。本次論壇以“搭建綜合性學術交流平臺”為主導方向,以“綠色 智能·融合 創(chuàng)新”為主題,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等海內外頂尖學府及科研機構160余位知名專家、青年學者參會,其中有40余名專家學者來到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俞建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伍倫貢大學教授竇士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吳培亨,副校長李煒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俞建勇致辭)
俞建勇首先代表學校歡迎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和青年學者。他指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高的起點上,當代青年恰逢強國時代,更要堅守強國使命,在中國這片發(fā)展的熱土上,施展本領,不負韶華。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和教育部直屬、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歷來重視青年人才的成長和發(fā)展,愿意為廣大青年學者投身偉大時代提供堅實的事業(yè)發(fā)展平臺。今年是東華大學建校70周年,經過70年的發(fā)展和幾代人的接續(xù)奮斗,學校已發(fā)展成為以紡織、材料、服裝、設計為優(yōu)勢,特色鮮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學。面向“十四五”,學校將堅持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統領學校高質量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科技自立自強”的號召,加快“雙一流”和“奮進東華”建設,以一流的成果和貢獻,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他表示,學校的事業(yè)發(fā)展必須依靠青年人,為了更好服務于青年人才的成長成才,學校相繼實施了特聘研究員計劃、勵志計劃,準聘長聘、即評即聘等一系列人才引育計劃和制度,熱忱歡迎海內外優(yōu)秀青年學者的加盟,以東華大學為新起點,開啟人生和事業(yè)的新輝煌!
(李永智講話)
李永智在致辭中介紹了上海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他指出,上海是一座海納百川、朝氣蓬勃的國際大都市,正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奮力創(chuàng)造新時代新奇跡,將為優(yōu)秀青年人才干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寬松包容的氛圍。他希望,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青年才俊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積極置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之中,擔當時代使命。
李煒在主持開幕式時強調,學校一直以來堅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歷史使命,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統領,打造了錢寶鈞論壇、崇德講堂、尚實論壇等學術交流和師德建設品牌,營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長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她希望青年學者通過參加尚實論壇主論壇、學科介紹、學術報告等系列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強學術溝通,能夠愛上底蘊深厚的東華大學。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三位特邀專家分別作了大會報告。俞建勇現場帶來“功能納米纖維材料”主題報告;竇士學通過線上參會,作了題為“Multifunctional synergy for materials design, processing andapplications”的報告;吳培亨在現場作了題為“努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報告。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長寧區(qū)人才服務中心,松江區(qū)人才服務中心相關領導和分論壇承辦單位相關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師參加論壇開幕式。會議期間,上海市、區(qū)領導對學校優(yōu)秀青年人才的工作條件和環(huán)境進行了實地考察。
本屆論壇涉及紡織、材料、設計、化學、生物、機械、環(huán)境、信息、物理、數學、人文、管理等10余個學科領域,共設置15個分論壇,各學院、中心、研究院于2021年7月8日至7月14日陸續(xù)舉辦。據悉,東華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自2018年開始舉辦,已成為學校人才引進工作的品牌活動,歷年累計收到簡歷近2500份,邀請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600余位優(yōu)秀青年學者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