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全讯网新2-澳门金沙cheng_云鼎百家乐代理_全讯网168268 (中国)·官方网站

  • 測評指標
  • 創建動態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奮勇爭先 | 郁銘芳的“絲”路人生
——追記優秀共產黨員、材料學院一級教授郁銘芳

莫道斯人已遠去,舉頭如見音容在。雖然已經辭世一年多,但至今一提及郁銘芳,他的研究生鐘繼鳴依然情難自禁,聲音哽咽。

郁銘芳,1927年10月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195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和學科帶頭人。在黨60余年,郁銘芳與國家同向同行,以國家的發展軌跡定義自己的奮斗目標,無論是科研攻關還是為國育才,他總是尋找現實的坐標,用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去檢驗和砥礪自己的初心和信仰,用奮斗拓展自己的人生維度。

領略化學的奇妙

郁銘芳小時候熱愛天文,但是中學時因一次實驗課讓郁銘芳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用三根試管,分別加入不同的液體,兩根試管的液體倒在一起后,無色液體就變成了紅色,隨后倒入其它液體,紅色又變回了無色。”“像變戲法一樣”的實驗課讓郁銘芳不經意間領略到了化學的奇妙,也牽引著他走向化纖研究之路。

1944年,郁銘芳以東吳附中總分第三名的優秀成績直接入讀東吳大學。在選擇專業時,他填報了化學專業。“天文學科大學里很少開設,而且社會上應用不廣。可化學不一樣,這個專業大部分高校開設,畢業后就業機會也多。” 

 (1948年,郁銘芳(中)與大學同學在上海圣約翰大學圖書館學習。)

因時局動蕩,東吳大學從蘇州遷徙上海辦學。學校沒有固定校舍,郁銘芳大學四年先后輾轉四處學習。大學生活雖然顛沛流離,但東吳嚴謹的校風、優秀的師資使郁銘芳接受了扎實的專業訓練,為他日后研究打下扎實基礎。

研制第一根“中國絲”

大學畢業后,郁銘芳投考中國紡織建設公司,負責紡織漿料的原料分析工作。平心而論,實驗室的常規分析工作,對于熱衷于探索化學變化奧秘的東吳大學高材生來說,的確缺乏挑戰。1956年,始終魂牽夢縈著從事化學研究工作的郁銘芳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那年,周恩來總理在全國知識分子工作會議上作了重要報告,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隨后,上海各系統都發出了動員用非所學技術人員歸隊的號召。是年4月他毅然向組織遞交了一份“技術歸隊”的申請報告,表達了想要從事化學纖維研究工作的愿望。1957年11月,上海紡織工業局順應國家大力發展化纖工業的戰略決策,從企業抽調11名技術人才組建化纖籌建處,郁銘芳位列其中。1958年3月,上海紡織工業局成立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以研究衣用纖維為主要任務。郁銘芳進入卡普隆小組,與小組其他成員共同努力探索國產錦綸纖維研制。

起初,郁銘芳等人對錦綸知之甚少,他們邊干邊學,不舍晝夜查閱國外相關資料。郁銘芳還在援建北京合成纖維廠期間赴有關部門查尋搜集國外研究設備的圖紙。經過不懈探索,1958年6月,卡普隆小組利用土設備終于紡出中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1959年,利用錦綸絲制作的漁網參展國慶十周年成就展。

大膽向洋設備動刀

20世紀60年代,排隊搶購“的確良”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原因是主要原料——滌綸短纖維依賴進口。為破解這一難題,1964年國家科委向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下達“年產300噸滌綸短纖維中試”項目,在全國率先開展滌綸生產工藝研究。在當時研究所并無總工程師的情況下,作為肩負技術總責的副廠長兼副總工程師,郁銘芳責無旁貸地承擔了該項目的組織領導工作。

當時,國內化纖廠普遍采用爐柵紡絲技術。這種技術存在質量不勻、進料堵塞等問題,而且設備需定期停產清潔,操作十分不便。一貫重視科技情報工作的郁銘芳將目光瞄向國外最新技術動態,他發現國際上已出現的一種螺桿擠壓紡絲技術,該技術實現了連續運轉,可以克服爐柵紡絲技術的缺點。為縮短研究周期,郁銘芳決定從西德引進一套實驗設備。設備到廠安裝后,在投料試車過程中出現了堵料、漏油等諸多問題,郁銘芳大膽決定對洋設備動刀。“引進設備花費不菲,一旦失敗后果難以想象。”迎著壓力,他組織技術人員對設備前后動了二十幾刀,進行設備改裝。后又通過持續實驗探索,成功解決了不能連續生產的癥結。后來,這套“中國版”螺桿擠壓裝備技術和工藝問世后,成為國內熔融法紡絲的主流技術,大大加速了我國滌綸的工業化生產,為解決國人的穿衣問題立下大功。

  “ 哪怕這個技術不成熟,我們也能想辦法解決”

郁銘芳曾在國棉十七廠工作長達7年,對紡織業工藝流程長、生產效率低、工作環境差有切身感受。隨著我國紡織業的不斷發展,他內心突破制約紡織工業化發展瓶頸的愿望日益強烈。20世紀80年代初,郁銘芳通過國外科技期刊了解到非織造布技術,他認定這是紡織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決定設法加快引進并研究創新該技術。

要引進須費巨資,由此他數次前往上海紡織局、兩次專赴紡織部,力陳非織造布技術的先進性,希望立項支持。鑒于當時國際上該項技術尚未成熟,紡織部和上海紡織局都心存顧慮。“我們完全有能力引進并消化這個技術。哪怕這個技術不成熟,我們也能想辦法解決。”郁銘芳的篤信消除了時任紡織部科技司司長華用士等人的擔憂。不久郁銘芳申請的“丙綸噴絲直接成布”被確立為國家“六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在引進設備的安裝調試階段,為確保每個環節不出紕漏,年屆花甲的郁銘芳堅守現場,親力親為,一段時間他與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三班倒”,與他們同吃同住。有一次,為查看機器連續運轉情況,郁銘芳樓上樓下來回巡查,一夜沒有合眼,匆匆吃過早餐又馬不停蹄趕赴與外商談判,整整36小時沒有休息。

郁銘芳(右三)參加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丙綸噴絲直接成布”項目鑒定會

項目于1989年順利投產,不到三年還清全部貸款。郁銘芳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最終成功研發了紡粘法非織造布技術,為日后我國較深入了解各種紡粘設備機型的內部結構、生產工藝和技術管理,起到一個典范作用。之后,我國研制的國產設備逐步占領了市場,有力助推了紡粘非織造布工業的快速發展。早在2006年,我國紡粘布產量領跑全球,這與郁銘芳開拓性的貢獻密不可分,2011年因此獲得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非織造布分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榮譽。

 “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推動中國從“化纖大國”到“化纖強國”的跨越,一直是郁銘芳孜孜以求的夢想。懷著培養化纖人才的愿望,2001年他應邀加盟東華大學,擔任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郁銘芳給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生開設了“材料導論”“材料方法學”等課程。

郁銘芳經常教育學生要樹立良好學風。他的開門弟子鐘繼鳴畢業論文共列了參考文獻200多篇,其中引用了60篇。郁銘芳竟然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把參考文獻全部校閱一遍。“當時我很吃驚,以為他僅抽查看看,沒想到一篇不落!”鐘繼鳴坦言自己當時非常驚詫。

2014年6月,郁院士在學生畢業典禮前向畢業生們揮手致意

為激勵學生崇德向善,郁銘芳為錢寶鈞教育基金增資24萬元,獎勵品德優良的學生。學院多次建議他將捐資的24萬元設置為“院士獎學金”或“郁銘芳獎學金”,但均遭婉拒。他說:“錢寶鈞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化纖專家,為表達我對錢先生的敬重,也為了傳承錢先生對化纖科技的追求,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青年學子的關心,我非常樂意將24萬元注入到錢寶鈞教育基金里。”

郁銘芳謙遜淡定,在其候選院士推薦表上,有這樣一段評語:“為人謙虛,待人誠懇。對科學,保持高度。為人處世,保持低調。”2002年,郁銘芳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他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過去的50多年里,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發布者:彭這華 發布時間:2021-06-30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
百家乐庄闲机率分析| 大发888手机版下载安| 威尼斯人娱乐场 28| 百家乐澳门有网站吗| 大发888 打法888 大发官网| 百家乐路单纸下载| 宁河县| 雅加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葡京下载地址| 百家乐存在千术吗| 百家乐官网览| 鸿宝娱乐| 百家乐官网园千术大全| 大发888投注网| 百家乐技术辅助软件| 乐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德州扑克算牌器| 电脑版百家乐下注技巧| 24山辅星水法分阴阳| 百家乐官网佛泰阁|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主页| 七匹狼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猜大小规则| 井冈山市| bet365最快最稳定| 百家乐博彩网太阳城娱乐城| 百家乐真人荷官网| 百家乐官网合| 电玩城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赌球| 大发888游戏登陆| 大发888游戏平台dafa888gw| 闲和庄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临汾玩百家乐官网的人在那里找| 在线百家乐策略| 百家乐平台送彩金| 网络百家乐赌博赢钱| 永利高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3宜3忌| 百家乐打连技巧| 24山先天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