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第八期非遺研培成果靜態開幕
11月19日,時尚‘黔’風·東華大學第八期傳統刺繡創意設計非遺研修成果靜態展在延安路校區逸夫樓一樓開幕。此次靜態展展出的展品分為三個部分:貴州傳統服飾、學員在貴州時設計的刺繡產品和這次在東華大學學習期間設計制作的刺繡產品。展覽的宗旨是為表達傳統民族文化是設計創新的源泉,非遺保護與傳承是歷久而彌新的社會實踐。展覽既是研培成果的展示,也是為了促進在校學生和社會各界朋友與學員之間進行多方位交流而搭建的平臺。
本次研修成果靜態展開幕式由副校長邱高致開幕詞,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李俊、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吳晶出席開幕儀式并分別致辭。國際時尚科創中心常務副主任蔣智威應邀參加。第八期全體非遺研修班學員一同參加開幕儀式,開幕儀式由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傅婷老師主持。
開幕式上,邱高充分肯定了此次非遺研修成果。他在致辭中說,今年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的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突顯文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位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所以非遺研培著眼于“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增強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力,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希望每一位學員通過研修學習,在今后的創作中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共同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而努力。
李俊談到,民族服裝是服裝領域的金山銀山,在當今,只有從文化中挖掘傳統基因與元素才能有助于時尚設計走向國際。傳承人們將她們的民族記憶與民族文化帶到學校里,對學校的學生而言也是一次珍貴的近距離與繡藝大師合作的機會。他表示,這期研修班的作品有許多驚喜,數量和質量超出了以往歷期。
吳晶希望,傳承人們作為“使者”讓貴州的民族文化與東華大學時尚設計學科的特色更好地結合起來,學院也將不遺余力地提供支持,讓更多的非遺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吳晶宣布“時尚黔風”東華大學第八期傳統刺繡創意設計研修成果靜態展開幕。
開幕式結束后,領導、嘉賓和學員們入場觀展,學員在展廳向領導和嘉賓們介紹自己的展品。
(非遺學員陳青介紹展品)
(傳統刺繡服飾)
時尚黔風,是歷史,是貴州地區每個歷史時段的文化印記;時尚黔風,是現在,是貴州地區各民族文化與時代相融合的個性表達;時尚黔風,是未來,“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是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時尚黔風,是傳承,傳統民族文化是設計創新的源泉,非遺保護與傳承是歷久彌新的社會實踐。
結業作品展覽是結束也是開始。希望每一位學員通過本期研修學習,在今后的創作中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為貴州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