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東華大學選拔賽預通知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大賽圍繞“挑戰杯”競賽“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旨在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 從而發現并培育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為進一步激發東華學子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培養大家的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我校將組織開展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東華大學選拔賽,優秀作品將代表我校參加上海市選拔賽及全國競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
本校碩博連讀生(直博生)若在決賽當年6月1日以前未通過博士資格考試的, 可以按碩士生學歷申報作品。沒有實行資格考試制度的學校, 前兩年可以按碩士學歷申報作品。本碩博連讀生, 按照四年、二年分別對應本、碩申報,后續則不可申報。
二、作品申報要求及類別
1、作品人數
(1)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
(個人作品申報者須承擔60%以上工作,署名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集體作品需超過3人,且參與成員必須均為學生)
(2)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 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科生組、碩士研究生組進行評審。
2、作品分類
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科技發明制作三類。
其中:
(1)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的作者限本科生。
(2)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面向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6個學科。
(3)科技發明制作類分A、B兩類: 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 B類指投入較少, 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
3、作品申報要求
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 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4、本次校內選拔賽報名方式為網上申報,報名網址為:http://www.tiaozhanbei.net/d584/,報名指南見附件一。
三、評審規則
1、參賽作品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共三類進行評審。
2、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側重考核基礎學科學術探索的前沿性和學術性,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側重考核與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的結合程度和前瞻意義,科技發明制作側重考核作品的應用價值和轉化前景。
四、獎項獎勵設置
1、在大賽各級比賽中獲獎的學生項目團隊及項目指導教師將被給予獎金鼓勵。
2、同等條件下,參加大賽的優秀項目將被優先進入尚創匯孵化基地和東華大學科技園孵化。
五、時間節點
1、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1日,各學院發起并收集參賽作品,擇優申報(數量不限),參賽學生填寫完成網上申報。
2、2021年3月5日,各學院完成網上作品審核。
3、2021年3月中旬,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評審,選拔出優秀作品。
4、2021年3月中下旬至4月,參賽作品完善期。
5、2021年5月,推薦優秀作品參加上海市選拔賽。
六、注意事項
1、上交項目材料不予返還,參賽者務必自己保留原稿。
2、參賽作品一律要求原創,一經發現抄襲,立即取消其參賽資格,同時追究責任。
3、如果項目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學院,由涉及學院自行協商明確項目申報單位。
4、上述時間安排均為擬通知,一切具體要求及相關安排仍以后續官方文件為準。
5、可加入校內選拔賽QQ群(群號:1079016105),獲取最新比賽及培訓信息。
七、活動附件
聯 系 人:沈潔、邵楠
聯系電話:67792230轉8006
電子郵箱:dhtwkc@126.com
校內賽QQ群:1079016105
共青團東華大學委員會
東華大學教務處
東華大學研究生部
202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