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我要去當兵!”
又是一年畢業時,2020年畢業季來了。在往年的“畢業大軍”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著對軍營的向往、對軍裝的憧憬,選擇了畢業入伍這條路,離開學校,穿上軍裝,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
我校服裝與藝術設計表演系畢業生潘興源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提起潘興源,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炮聲兄弟”組合成員,在電視劇《勇敢往事》中飾演“青年楊青山”,在《人民的名義》中飾演的“青年李達康”更是廣為人知。潘興源畢業當年9月入伍,服役于原南京軍區上海警備區政治部文工團,2015年9月退伍。“其實我從小就有一個從軍夢,大一時曾想考文工團,當時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大四畢業時,我覺得要把人生這一沒完成的任務完成掉。”潘興源告訴記者。服役期間,他曾去過非常艱苦的地區慰問演出,看到了很多在軍營中一干就是八九年的老兵,堅守一處,他們的質樸和堅強給潘興源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部隊,他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并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2年的軍旅生活不僅練就了他的堅毅和沉穩,也給了他許多機會,上央視、登春晚、參演熱門電視劇,潘興源說,如果在社會上競爭,他很可能比不過時下許多小鮮肉,經過部隊的歷練,他身上更多了一絲凜然正氣,對鐵血柔情也有了切身感悟,才有機會參演諸如《人民的名義》《勇敢往事》一類的正劇。如今,已經退伍的潘興源仍然在演藝道路上堅定前行,做演員、拍電影、寫歌,他說,勇敢、堅韌、榮譽是軍人生命的底色,不會隨時間推移而暗淡,歷久彌新。
(身為黨員的潘興源佩戴黨徽走上電影節紅毯)
與潘興源不同,旭日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系的施成成是兩次參軍入伍。在他讀大三的時候偶然在校園里看到了征兵海報,心底突然就萌發了當兵的念頭,和父母溝通后獲得了全力支持,大三的他第一次穿上了軍裝。施成成說,當兵最苦的是新兵連的三個月,磨被子的枯燥乏味、操隊列帶來的肌肉酸痛和陌生環境下無人述說的內心孤獨很快沖淡了初入軍營時的喜悅和新鮮感,但那是從普通大學生到軍人的一種蛻變。新兵連結束,施成成被分到位于黃浦區的全國模范消防中隊車站中隊,開始學習消防的基本業務技能,隨后在人民廣場附近的百年老隊北京中隊擔任執勤戰備任務。自2014年1月21日至2015年9月5日卸下戎裝,施成成共出警1991次,單日最高出警次數達到15次。施成成說,第一次出警就令他印象深刻,那天正下著小雨,當時他正在洗澡,警鈴一響趕緊隨意擦了擦,套了個大褲衩就往車庫跑,后來時間久了,洗澡、吃飯、睡覺的時候出警也都習以為常了。而讓施成成觸動最大的是某次滅火作戰,群眾為他們從火場救出一名受困人員而鼓掌,他第一次為自己是名消防員而感到光榮和自豪。退伍回校完成學業后,施成成選擇再次回到部隊做一名“逆行者”,將其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面試時被問到為什么回部隊,他坦言:“我喜歡軍裝,舍不得戰友,我還想再一次和他們一起沖鋒在前。”施成成說,每個人的青春都有所不同,而他很慶幸自己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
(施成成與戰友合力從火場救出老人)
都說“戎馬三秋暖,抵御一世寒”,部隊的歷練讓他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同時也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只爭朝夕征兵季,不負韶華報國時,即將畢業的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