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協力 共克時艱!致敬奮戰一線的東華防疫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如何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保障留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他們消除后顧之憂,我校相關部門多措并舉,加大保障服務力度。
“郭老師,我住在16號樓3011。不知道疫情會發展得這么嚴重,我當時沒有把所有的藥帶回家,請問您能不能幫忙寄回來?我這個是特定的藥,要帶病例,還要去特定的醫院才能買到……”
“郭老師,我的筆記本里有特別重要的資料,這兩天著急要用卻又沒法回學校……”
社區管理中心主任郭占富這些天收到了不少同學們的求助信息。由于部分宿舍已封閉,同學們無法及時聯系到宿舍管理員,平日里與學生打成一片的郭老師便成了大家最信賴的“快遞小哥”。
一個月前,疫情尚未大規模傳播,但考慮到寒假仍有不少學生留校,郭占富毫不猶豫地退掉了回老家探親的火車票,留下來值守。宿舍值班員最初幾天買不到口罩,他就從朋友那搶購到50多只,解了燃眉之急。
像郭占富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還有宿舍值班員們。做好留校學生登記工作,為進出宿舍學生測量體溫并登記,每天對公共區域清潔消毒,為學生發放口罩等,他們把看似瑣碎的工作做得既有效度又有溫度。
2月9日上午,延安路校區第三宿舍值班員劉愛娣、湯正蘭在為同學們測量體溫時,發現一位男生體溫異常。在兩位宿管阿姨的再三叮囑下,同學來到校醫院排查,測量體溫正常后返回宿舍。下午,值班阿姨不放心這位同學的身體狀況,再次為他測量體溫,當看到體溫槍上的數字“37.5”時,阿姨們不敢怠慢,一邊提醒男生就診,一邊向學校、學院及相關部門匯報。直到后來診斷為普通肺炎,服藥調理即可,大家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下。
疫情暴發以來,后勤集團成立公寓防控工作小組,制定防控預案,儲備防護用品,采取按時為學生測量體溫、按時對公共區域清潔消毒、嚴禁外來人員進入等多種舉措,切實守好宿舍大門,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
(宿管阿姨在為留校同學測量體溫并登記)
宿管阿姨手里的小小額溫槍這些天牽動著大家的心。按照學校防疫工作部署要求,資產管理處連日來緊急聯系、多方采購,小到紅外線額溫槍、醫用外科口罩,大到移動式紫外線消毒燈、紅外線體溫監測儀,包括防護用品、消毒器械在內的各式防疫物資已陸續到位,千方百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保障。
“因為愛你,離你一米”“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少交流”“隔位同向而坐,用餐不要說話”,如此暖心的告知書,在食堂窗口前隨處可見,時刻提醒就餐的師生員工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減少聚集。配備消毒殺菌的洗手液,專設貼有標識的帶蓋回收垃圾箱以供大家丟棄廢棄口罩、手套,增加套餐盒飯供應,鼓勵打包帶回用餐等舉措,最大程度防止用餐期間的交叉污染。工作人員按開餐前、開餐中及開餐后三個時段對餐廳進行全方位清潔、消毒、通風,確保就餐環境安全、干凈、衛生。
(食堂阿姨在為用餐區域消毒)
“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每個人都要盡一份責任,個人苦點累點不算什么,保障校園內師生飲食安全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本已安排休假的廚師長石邦華得知疫情來勢洶洶后主動要求返崗,與其他24位同事一同堅守。目前,松江校區第二食堂一樓大眾伙食和早點窗口、二樓清真窗口正常營業,延安路校區第二食堂一樓早餐、二樓中餐和晚餐正常供應。
“不僅要讓師生們吃得好,更要讓他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食堂圍繞采購、后廚及日常管理等關鍵環節,制定了嚴密的疫情防控應對方案,嚴防嚴控。
穿戴工作衣帽,佩戴口罩手套,測量登記體溫,開窗通風,全方位消毒。自疫情暴發以來,這是每位廚師進入后廚的必備程序。生、熟食物分離,消毒處理窗口專用器具,工作服每天更換集中洗消,每個細節在疫情防控中都尤為關鍵。“我們認真召開會議,值班員工參與防疫培訓,掌握防疫知識,上下一心,一定要保證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石邦華代表值班食堂員工信心滿滿地說到。
(食堂師傅做好了熱騰騰的飯菜)
“無法綁定手機號怎么辦?”
“登錄填報系統好像需要連接VPN才能打開?”
自2月6日我校“防疫上報系統”開發上線以來,信息化辦公室服務QQ群異常活躍,信息辦信息中心全員在線輪值,全天候為師生使用防疫上報系統進行指導。
(疫情上報系統)
“個人基本信息”“個人健康狀況”“現所在城市”“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異常現象”,每日上午九點前的“防疫上報系統”打卡已成為全校兩萬余名師生的必修課。隨著防疫形勢的變化,“家屬健康狀況”“家屬出行情況”等新增為必填項,全面詳實的上報信息為防控工作的科學研判和精準施策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根據教育部、上海市委、市教委相關指示精神,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學校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信息辦配合教務處開展在線教學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提供軟件正版化、協同云、VPN等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為最大程度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提供保障。同時,為滿足自我隔離期間師生員工的科研學習需要,信息辦聯合圖書館完成了CARSI聯盟的申請和調試,開通中國知網校外訪問,師生無需使用VPN即可查閱CNKI資源。
防疫重保期間,信息辦安排24小時值守,實行技術人員14小時巡查和雙人值守制,切實保障學校網絡信息安全。
2003年,SARS疫情肆虐,東大招待所就曾作為返校師生隔離點,為疫情防控站好一班崗。此次疫情暴發,東大招待所又責無旁貸地成為接待返校師生員工的重要一站。
婉拒新客人,請求已入住客人配合退房,全面打掃,徹底消毒……接到學校通知后,各項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使員工更好地完成集中隔離點的工作,經理趙智杰找到專業醫護人員,對員工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環境消毒、定期通風等進行培訓。
(員工在為招待所消毒、清潔)
據后勤集團副總經理宋珺介紹,東大招待所共有66個標準房間可作集中隔離觀察使用,已于2月4日作為集中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前后已接待隔離觀察師生員工43人。工作人員每天兩次測量記錄隔離人員體溫和各項身體指標,發現異常及時匯報。招待所每天進行4次常規消毒,每天3次為隔離觀察人員送餐、收取殘羹垃圾并對所在樓層再次消毒。制定包括《集中隔離觀察場所(東大招待所)運行管理規范》《東大招待所員工工作指引》和《隔離人員隔離入住須知》在內的操作規范和工作流程,不斷提升員工服務水平,提高入住師生員工的滿意度。
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后需24小時運轉,招待所全體員工都主動放棄了假期,奮戰一線。“所有員工現在抱成團,不能出任何紕漏,我們要對學校負責,對同學老師們負責,誰都希望疫情能早些過去。”趙智杰堅定又有些激動地說。
連花清瘟顆粒等抗病毒藥物,消毒酒精、醫用含氯消毒片等消殺用品整齊的堆放在校醫院倉庫中。疫情暴發以來,校醫院迅速購買儲備相關防護物資,以供醫護人員及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使用。小到口罩、防護衣,大到額溫紅外線電子體溫計,各類物資陸續到位。
據介紹,校醫院為加強兩校區的醫療值班工作,已召回休假醫生返崗,實行每天值班制。針對就診的發熱學生,發放口罩并指導其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做好疫區旅居史、患者接觸史等信息的傳報工作。此外,在宣傳平臺推送個人防護知識,為相關部門提供傳染病防護指導……校醫院多措并舉,切實為學校防疫防控貢獻力量。
疫情當前,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平凡中堅守崗位,筑牢校園第一道防線的保安小哥,清掃校園每一片垃圾的保潔阿姨……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義無反顧的奮戰在第一線,演繹著別樣的感動。致敬!東華校園里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