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 | 學校舉辦
“牢記初心使命 追夢紡織強國”主題黨課 主題教育走心走實
初心傳承情懷,匠心成就傳奇。10月29日,作為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之一,東華大學“牢記初心使命追夢紡織強國”主題黨課在松江校區錦繡會堂開講,這也是學?!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教育的“必修課”。
黨課緊扣初心使命主題,取材自學校黨員干部和師生心懷紡織強國夢想,踐行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的實踐故事,講述了東華大學教師黨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初心;詮釋了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真抓實干,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使命擔當;再現了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提升黨性修養和育人本領,砥礪前行,爭創一流,努力建設“奮進東華”的生動實踐。
牢記初心,傳承紡織強國的報國情懷
黨課中的原創大師劇《錢寶鈞》片段把大家的思緒帶回到上世紀50年代建校初期。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東華大學在近70年的辦學歷程中,留下了華紡人、紡大人、東華人的報國情懷和育人初心。
在材料學院研究員王依民看來,傳承和發揚恩師錢寶鈞先生所踐行的“五愛”精神,就是對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詮釋。2008年,他主動請纓擔任本科新生班主任,為轉型期的大學生在學習、科研、人生規劃等方面傳道授業解惑。在他的帶動下,博導班主任已成為學院的一項長效育人機制,至今有50余名教師先后擔任110余人次的博導班主任、助理博導班主任,受益學生近3700人。王依民說:“把學生當作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來培養,這是一名黨員教師的神圣使命。”
為傳承“五愛”精神和紅色基因,紡織學院邱夷平教授把育人的課堂“搬”到了廣袤的新疆大地。“援疆,我們一直在路上!”邱夷平教授帶領劉凡茜子等歷屆援疆團骨干代表在課堂上莊嚴承諾。自2011年起,他連續9年組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援疆團,深入新疆紡織企業和棉花主產區,以調研、授課、研討會等形式“智力援疆”,助力當地紡織服裝產業優化升級。至今,已有來自內地和港臺地區的16所紡織類高校的630多名學生參加援疆團,110多位教師參與指導,援疆團的足跡遍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有地州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數百家紡織服裝企業……邱夷平認為,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的,要落在具體的行動中,扎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履行育人使命。
在東華,傳承的力量還體現在科研的接續奮斗中。該校碳纖維研發團隊的“80后”青年教師巨安奇、“90后”學生蔡書亭、張桂銘共同講述了“三代東華人奮斗70年專攻一件事小小碳纖維撐起大國重器”的動人故事。從錢寶鈞先生潛心研制纖維熱機械分析儀,到潘鼎教授十年磨一劍為導彈“穿衣”,再到團隊帶頭人、材料學院研究員陳惠芳瞄準PAN碳纖維量產關鍵技術攻堅……東華人報國的初心從未改變,奮斗的步伐更是未曾停歇。
(黨課現場)
對接國家戰略,我們是參與者、親歷者、奮斗者
從解決老百姓“穿衣難”的民生難題,到高性能纖維突破性成果保障國家戰略武器研發,再到服務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以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工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實現“紡織強國夢”的道路上,東華無愧是一位執著的追夢者。
在學?!爱a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里,有把特別的傘,既不擋雨也不遮陽,特殊的傘骨上支撐著一層薄薄的黃色金屬網,其學名叫“星載天線金屬網”。正是這把“傘”,在我國北斗導航、移動通訊等多系列衛星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副校長陳南梁教授團隊在航空航天產品研發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從助力“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飛天的太陽能電池帆板“玻璃翅膀”,到開創我國衛星采用自主研發金屬網天線的“星載天線金屬網”,陳南梁帶領團隊以“紡織智造”持續助力紡織強國建設。
在航天員服裝的設計研發中,同樣凝結著東華人的創新智慧。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李俊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我國空間站任務航天員服裝的設計研發工作,展現了中國航天員太空筑夢人和守護者的美好形象。李俊教授以大量詳實的影音資料,為大家解密了太空人的“穿衣經”。他說:“作為一名黨員,我非常慶幸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能夠把基礎研究和國家的發展需求結合起來,有機會為中國的‘航天夢’貢獻一份力量。”
(黨課現場)
“讓世界和生活更美好”,我們一直在行動
“如果請各位選擇一套服裝來代表上海,你會選什么?”這是上海環東華時尚創意中心主任韓哲宇的隨堂提問。作為國慶70周年上海彩車服裝設計和演出的項目負責人,韓哲宇現場展示了包括“花仙子”海派旗袍等在內的8套服裝,盡顯科技與時尚融合之美。在他看來,從讓國人“穿得暖”到“穿得美”再到“穿得智能”,服裝早已不只是為了滿足蔽體保暖,而是一種文化符號,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水平。近年來,學校積極發揮學科優勢,致力于通過時尚創意來展示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例如,把“五行”這一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融入旗袍設計,推出了“金木水火土”海派商務旗袍系列,透過東方視角探討未來時尚。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尼泊爾的浦瑞妍,目前正在我校紡織工程專業就讀,她是首屆進博會的4名外國志愿者之一。在紡織學院院長顧伯洪教授看來,培養一大批像浦瑞妍這樣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是學校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紡織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東華大學倡導成立“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建設中國紡織“一帶一路”交流中心和時尚中心上??偛浚瑢⒃谌瞬怕摵吓囵B、科技創新合作、時尚人文交流、服務自貿區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謀求更大作為。
(黨課現場)
黨委書記劉承功在導課中指出,要深刻理解初心和使命的歷史源流,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要準確把握初心和使命的時代價值,永葆黨的政治本色,堅守黨的革命精神,發揮黨的先鋒作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強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劉承功強調,初心使命是在一個目標接一個目標的接續奮斗中實現的。要努力書寫初心和使命的奮進篇章,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奮發有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推進有靈魂的質量提高,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推進有方向的水平提升,顯著提升大學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推進有組織的創新發展,以學科、科研創新致勝未來;不斷推進有特色的“雙一流”建設,扎根中國大地,對標世界一流,服務國家戰略,追求卓越、敢為人先,實現學校高質量的跨越發展。
(劉承功作導課)
校長、黨委副書記俞建勇作黨課總結。他指出,學校要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統領,更加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關鍵技術需求,加強重點研究領域的“十四五”布局和謀劃,增強學??蒲袑嵙?,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全面加快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要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建設一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把人才強校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學校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著力破解高層次人才隊伍匱乏的瓶頸問題,激發學校各層次人才隊伍的活力。要牢牢抓住“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穩步實施為學校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外開放工作,通過建章立制,依法治校,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優化學校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不斷奮勇向前。俞建勇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來凝聚師生共識,汲取發展信心和力量,在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做出東華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俞建勇作黨課結語)
在講授的基礎上,主題黨課通過朗誦、原創大師劇等形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思踐悟新思想,既增強了學習教育的政治性、理論性,又提升了實效性和感染力,在黨員教師和青年學生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化工生物學院輔導員張文馨告訴記者:“今天很榮幸聆聽了這堂黨課,看得熱血沸騰,聽得幾度落淚……在我們身邊有這樣強大的榜樣力量,作為新時代的思政工作者,這堂課讓我收獲了工作的動力,明確了培養學生的方向,也更堅定地擔當起育人者的初心使命。”人文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梁雪說:“這堂東華人的專屬黨課,給了我們新生了解學校很好的途徑。作為一個東華人、一名預備黨員,我感到十分興奮和自豪!在課堂上,我深切感受到祖國真的太強大了!我們都是建設祖國的一份子,心中涌起很強的參與感,對走好自己的求學路、人生路也信心倍增?!?/p>
教育部直屬高?!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六巡回指導組、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松江區廣富林街道黨工委相關領導,兄弟院校師生代表及地校黨建聯盟單位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級黨組織委員會委員、民主黨派和統戰團體負責人、老同志代表、師生黨員、發展對象、積極分子代表等近1000人參加示范黨課。
(黨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