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國》課程再啟“雙聲道”
10月18日,本學期《錦繡中國》英文版課程再度重磅來襲,外語學院院長趙曉臨以“一帶一路:古道展新圖”為題,再次開講中國故事。來自30多個國家的近60名留學生現場聆聽課程。
趙曉臨教授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背景,中國企業在非洲合作項目中遇到的文化交流問題,孔子學院在中非文化交流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等方面,深刻闡述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遵循“一帶一路”所倡導的開放包容理念,才能結成命運共同體,共生共贏。中國企業“走出去”需以人文交流為基礎。非洲為中國產能(產業)轉移提供了機會,因此要用共贏共生鏈保障中非交流的可持續發展,夯實溝通的橋梁,為進一步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提供精神支撐。
留學生對于趙曉臨提到的人文交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提問環節大家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課程給了他們很大啟發和觸動,今后愿意成為自己國家與中國互通交流的使者,為建設開放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據悉,《錦繡中國》課程是立足東華大學紡織特色,凝聚全校優勢師資資源,傾心打造的“中國系列”課程之一,目前已開出5期中文版課程,1期英文版課程。《錦繡中國》英文版課程搭載紡織、材料、設計等東華大學特色學科資源,涵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優越性”“中國與世界各國紡織科技發展”等主題。課程集聚了多元化高層次師資,有特色學科的學術大咖、專注時尚的跨界教授,也有孔子學院院長經歷的資深教授、上海市勞動模范等。把東華故事、行業發展故事以及中國先進的思想文化、價值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用英文小故事引出中國大道理,親和的傳播方式讓留學生聽得明白、懂得真切,有助于留學生了解中國、走近中國、走進中國,助力培養新時代的文化交流使者。目前,《錦繡中國》英文版課程已納入留學生通識課程培養體系,每年秋季學期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