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70年@奮進 | 我校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干部師生熱議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慶祝活動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慶祝大會后,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早上8點,我校在兩個校區同時舉行神圣而莊嚴的升旗儀式,為祖國母親第一時間送上生日祝福,開展國旗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升旗儀式后,學校組織校領導及廣大干部師生積極收聽收看慶祝活動直播,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大家反響十分熱烈。
黨委書記劉承功在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后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書寫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傳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事業與和平發展道路,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東華大學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把服務國家作為辦學治校的根本使命,不僅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人才,而且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國計民生領域,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行業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面對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時代要求,全體東華人將進一步堅定辦好中國特色“雙一流”的教育自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正確政治方向;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成為幫助學生筑夢圓夢的“四有”好老師,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更加堅定和自覺地把個人成長、學校發展放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和推動,堅持規劃引領、創新致勝,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行業戰略需求,回應黨和人民重大關切,把與祖國共奮進、與民族同呼吸的東華精神底色擦得更加鮮亮。
校長、黨委副書記俞建勇說,今天,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這一國家盛典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響徹耳畔,“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三個“前進征程上”深刻論述了我們堅定不移的前進方向。新中國的這70年,也是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70年,我們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凡為過往,皆為序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面對未來,我輩更須奮斗前行。生逢一個以奮斗為底色的偉大時代,我在深受鼓舞、倍感驕傲的同時,更覺責任在肩,使命光榮。在前進征程上,我們都是歷史和時代的“答卷人”,有幸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東華大學將立足新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學校黨委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繼續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踐行教育初心和使命,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核心戰略,不斷提升治校辦學水平,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全方位發展,以“奮進東華”的新姿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全國優秀教師、紡織學院教授郁崇文說,2019年,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成就,寫下了壯麗的篇章。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聽了總書記的講話非常激動,看了閱兵式和群眾游行更加自豪。作為一名從教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有幸為我國紡織高等教育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不敢有絲毫懈怠。在70年再出發的新征程中,我將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愛國主義為出發點,以敬業精神為支撐點,不僅要教給學生紡織知識和技能,更要做育人的榜樣,堅持立德樹人,精益求精,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全國先進工作者、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閻克路說,今天觀看了慶祝大會、閱兵式和群眾游行,聆聽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看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心中不禁萬分激動和感慨。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的老師,親身感受到教育戰線上國家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記得我在上世紀80年代末由國家公派去德國學習時,曾十分羨慕德國高校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而現在,我們擁有了世界上一流的教學科研儀器,老師和學生們可以便捷地運用各種先進的測試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工作,科研水平越來越高。每當看到學生論文里顯現的各種漂亮的曲線和圖片,以及不斷取得的研究進步,心中就不免想到祖國的強大和經濟的發展。“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最能體現我們人民教師的心聲!
上海市勞模集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戴蓉說,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慶祝活動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70年來,我們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這是中國人民以非凡勇氣、卓越智慧和實干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不斷引領中國發展進步、實現人民幸福之路。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所以紡織為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是我們的使命。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就是應國家需求發展化學纖維學科而建立的,為解決新中國的穿衣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一定會實現。
紡織學院院長顧伯洪說,新中國70年是中國紡織工業和紡織教育規模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70年。我國紡織工業已經建成從纖維到成衣的大型現代化完整產業鏈,占世界紡織制造總量的60%,紡織品應用從人體表面進入人體內部、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從成立紡織專業到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我們的紡織教育涵蓋從纖維、紗線、織物、服裝設計、產業用紡織品的各個層面,在提升國內紡織教育水平的同時擴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世界紡織大學聯盟為載體共建全球紡織命運共同體,引領國際紡織教育發展。作為新時代國家紡織教育大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融個人事業于祖國建設之中,我倍感光榮與自豪。祝愿偉大祖國更加強大和繁榮!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王治東說,今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觀看盛大閱兵和群眾游行,又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偉大發展、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無比強大。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真正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飛躍。站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21世紀中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時刻,以歷史反觀未來,展望中國發展,作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傳道者,我們更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更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人才辦主任李煒說,波瀾壯闊的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為之奮斗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性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奏響新時代愛國、奮斗、奉獻的昂揚旋律。
科研處處長王宏志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發展。以教育為例,現在上大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千千萬萬的人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新中國成立之初,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全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也只有11.7萬人。今天,九年義務教育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即將跨入普及化發展階段,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這是我國整體教育體系共同發展的結果,我們都是這個過程的親歷者和受益者。如今,作為教育戰線中的一員,我為偉大祖國的日新月異而自豪,更要為祖國的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務處處長姚衛新說,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又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要求。這些重要論述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把建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作為教育報國的重大任務。為達成這一目標,要注重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充分發揮課堂、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推進課程思政育人,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我們的力量和智慧。
學生處處長廖麗金說,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砥礪奮進,無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祖國的發展與我們每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強大保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是獻給祖國母親最好的生日禮物。希望成長在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永葆青春活力,銳意進取,奮發有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懈奮斗中,同心譜寫中國夢的新篇章,協力創造新時代的新輝煌。
學生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嚴軍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生就業從統包統分到雙向選擇,就業政策的變遷體現出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更加注重公平與效率。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不斷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廣大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到基層、到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中。作為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者,親眼見證優秀的東華學子遠赴西藏、新疆、甘肅等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見證他們到紡織產業、智能制造、戰略新興行業建功立業;到軍營,將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內心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70年來,我們偉大的祖國風雨兼程、砥礪前行,我們偉大的人民篳路藍縷、砥礪奮進。而今,我們青年大學生們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擔當。我們相信偉大祖國的明天將更加繁榮富強!
發展規劃處處長張清華說,在剛剛召開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回顧了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帶領下,新中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偉大歷史,明確了今后國家前進征程的方向。收看完會議實況后,我深受鼓舞,對國家未來更加充滿信心。當前,我校正處于“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收官沖刺階段,學校改革發展進入了攻堅深水區。我們將按照學校黨政的統一部署,深入思考學校改革發展的系統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繼續推進落實學校綜合改革,優化內部治理機制,加快“雙一流”建設任務的跟蹤落實,建設高水平的學科體系,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馬欣說,“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問題,圍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理論課建設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如何將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教學中去,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拔節孕穗期”發揮價值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創新,貼近學生實際,把抽象的理論、深奧的道理融入到教學中,提升課堂實效。
上海市教育系統三八紅旗手、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第一黨支部書記徐幸芝說,回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我們走得氣勢磅礴。今天,我們滿懷激情,深情歌頌并祝福偉大的祖國,在新時代更加繁榮富強。新時代蘊含著新機遇,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作出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為有志者干事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作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黨務干部,要做到學習與工作并重、實干與創新結合。矚望未來,我們更加信心滿懷,讓我們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萬眾一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2018年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李華婷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多年前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奠定了國之基礎,70年來不舍晝夜的砥礪奮進,換來了70年后令人振奮的成就。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用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中華大地上書寫了騰飛的奇跡。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和大學生一起感受祖國騰飛,慶祝新中國70華誕的同時,我們更要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傳承,以愛國奉獻的堅定信念、情系學生的高尚師德、甘為人梯的思想品德、育人育才的素質能力、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科學務實的工作態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學生管理的主導者、學生成長的主心骨。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寧蔚說,我是新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出生在黃浦,成長在浦東,親歷了“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也目睹了浦東改革開放后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我們國家各領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回顧過去,我激情澎湃,新中國成立至今70年的征程就是一部在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光明、走向幸福的波瀾壯闊的“創業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迸發出極大的熱情和力量,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奮力奔跑。放眼未來,我信心百倍,讓我們團結起來,將自我價值融入社會需求、國家需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祝愿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團委書記沈潔說,70年波瀾壯闊,新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令人振奮。70年來高等教育扎根中國大地,與共和國同向同行,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從父輩們沒有機會讀大學,到我們這代人遇到高校擴招,更多人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再到如今“雙一流”建設等重要舉措,切身感受到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作為一名高校團干部,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時代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把握當下,珍惜機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學校掛職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黃草社區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校團委董曉光說,回首70年,波瀾壯闊!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在脫貧攻堅的一線戰場,我同戰友們一起認真收聽收看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我們將用不懈奮斗來紀念這一偉大時刻。當前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有效銜接的國家戰略,這沒有硝煙的戰斗,每一場都是硬仗,沒有艱苦奮斗、沒有堅持不懈就沒有最終的勝利。艱苦奮斗已成為一種基因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古至今的偉大實踐,都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艱苦奮斗才變成現實。當下的鄉村即將完成“擺脫貧困”這一歷史性的變化,親身見證是幸事,功成有我是幸事,在祖國西南邊陲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
上海市教衛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人文學院“學思先鋒”碩士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穆莉深情地說,從蒙童稚子到有識青年,這是我與您同在的第25個年頭,有幸見證您的富強。70載滄桑巨變,我依然能感受到您躍動的青春脈搏;70年風雨兼程,我依然能聽到您響徹世界的中國聲音;70年如歌歲月,我依然能看到您闊步向前的大國腳步。作為同新時代共同奮進的青年,我們要胸懷民族自豪感、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錘煉個人意志、增長才干,以青春之我奉獻青春之中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祝福您,我親愛的中國!
校研究生會副主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習社社長、2018級碩士研究生陳晨說,今天上午認真學習聆聽了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又一次感受到我們的國家這70年的輝煌歷程,又一次感受到新思想的巨大引領作用和新時代的發展成就。70年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前幾天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學校放映,朋友圈就被刷屏,大家都被愛國主義情懷所震撼和感動到。放映結束時,師生們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我也被感動哭得稀里嘩啦。大家來自不同的學院,興趣愛好也不同,但在愛國這件事上絕對是一致的,我們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女!未來我們要繼續堅定理想信念,夯實信仰之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鉆研、刻苦奮斗!
火箭軍在役大學生士兵、2014級畢業生劉力說,我于2018年入伍火箭軍,在今天舉國歡慶的日子里向祖國母親致敬!在收看上午的慶祝活動中,當聽到國歌響起時,我情不自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為自己是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自豪!在隨后聆聽總書記講話和觀看閱兵式中,我和我的戰友們都無比激動,每個細胞都在肅然起敬、充滿力量,為我們國家自強不息、繁榮昌盛的新時代而驕傲,也為自己保家衛國的人生選擇而無悔。部隊是個大熔爐,更是一所大學校。我會珍惜在部隊的寶貴時光,在軍營這方廣闊的天空里加強訓練,磨練意志,鍛造品格,自覺接受黨和國家與人民的檢閱,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努力奮斗!
暑期社會實踐援疆團成員、外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陳秋燕說,今年暑假,圍繞“志愿昌吉之旅,踐行西部之光”主題,我們教育援疆實踐團從上海出發,跨越三千九百多公里遠赴新疆,開展社會實踐。一路上為幅員遼闊和山河壯麗的祖國驕傲,也為日新月異和繁榮富強的景象自豪。生于斯長于斯的祖國大地,我們是守護者,也是一直努力奔跑的追夢人!我們在新疆昌吉建立了“光華絲路圖書館”和實踐基地,在社區鄉鎮多次開展了紅領巾小課堂授課,在線上線下調查訪談匯集成了針對少數民族語言學習情況的調研報告,為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實踐中,各族人民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局面讓我們深受感動。不忘初心,我們一直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好,也對美好新生活滿懷期待;堅定決心,我們一直愿意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校學生會主席、機械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楊旭說,今天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盛世華誕,感受著自己與祖國母親同頻共振。10月1日生日的我,很榮幸每年都可以通過為祖國慶生的方式來見證自己的成長。今天,作為東華大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的升旗手,我進一步感受到國旗的份量,心潮澎湃。當國旗緩緩升起,我腦海中浮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奮斗畫面。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使命重大,要繼續團結一心、不懈奮斗,以小我融入大我,在時代滾滾奔涌的潮流中,追風踏浪、勇往直前,用青春告白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