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組織團學干部、志愿者深入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賀信重要指示精神
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召開,并向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賀信強調要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賀信重要指示精神,志愿者們結合自身志愿者經歷暢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校團委書記沈潔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致信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是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時代在變,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不會變,作為志愿服務組織者和工作者,要盡可能搭建更廣闊的平臺,為青年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國家創造條件;要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和制度化,把志愿服務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人文學院團委副書記木拉提,習近平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賀信既是對我們大學生志愿者的鼓勵,也是對我們將來志愿服務的鞭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們大學生應該弘揚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動社會“學雷鋒”活動深入持續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激發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奉獻社會的熱情。作為新時代志愿者,在我們憑借自己的雙手、頭腦、知識、愛心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無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人們的同時,也要明白志愿精神意指一種互助不求回報的精神,我們要找準定位,更好地發揮志愿服務活力和創造力。
團委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長、信息學院2017級本科生劉斯陽說,作為東華大學團委的志愿服務部門,東華大學團委志愿者工作部更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志愿服務真正做到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東華大學團委志愿者工作部必將結合“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制定并完善志愿服務管理制度;合理利用資源,搭建更多的志愿服務平臺,為廣大志愿者及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更多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條件;同時,也定會本著“志愿新時代,服務全社會”發展理念,增強廣大學生人民群眾的凝聚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首屆進博會志愿者團隊學生負責人、人文學院2016級本科生陳佳軍談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作為志愿者的我感到十分振奮。作為一名大學生志愿者,很高興自己能參與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青年最精神的面貌和最青春的氣息。作為一名志愿者的組織者,定將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新模式、打造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推動高校志愿服務的創新與發展,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在志愿活動中創造價值、奉獻自我。不忘初心,常懷愛心,充滿信心,我們也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錦繡志愿者大隊負責人、機械學院2018級本科生李建軍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們學習賀信精神,并號召錦繡大隊廣大志愿者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賀信在總隊引起了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立意深刻,指明了新時代志愿服務的歷史使命和前進方向。作為東華大學官方志愿者平臺的錦繡志愿者服務總隊,定將認真履行引領、聯合、服務、促進的職責,為廣大東華大學志愿服務創造條件,以實際行動弘揚志愿精神、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在新時代志愿之路上展現東華志愿者的青春風采。
小甜橙團隊負責人、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朱錦濤說,小甜橙志愿者團隊將謹遵習近平主席的指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回首過去,小甜橙團隊日益壯大,制度越發完善,服務越發周到,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小甜橙在春運期間的上海火車站,為旅客提供志愿服務,我們看到了在外打拼的父母即將看到子女的喜悅,我們聽到了前往天南地北的人持著各不相同的口音向我們道謝,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讓他們在離開時再次感受上海的溫暖。加入小甜橙,是一次永不后悔的決定,讓我們能夠在這蒼穹之下,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在新時代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綠手印環保協會負責人、環境學院2017級本科生孔一繁說,二十年里,綠手印致力于推動綠色校園的發展,憑借著一代代綠手印成員們之間友愛奉獻的志愿精神,使得這個環保公益社團一步步地發展壯大。綠手印和志愿者們通過開展環保調研、宣傳、科普、教育等活動,以自己的堅持、負責和奉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環保。在今后的發展中,綠手印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會議精神,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當代大學生踐行綠色夢,中國夢的具體實踐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更多的身邊人,讓更多人關注環保,做綠水青山的踐行者。
莫伊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李暢說,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青年志愿者,中華文化的一線傳播者,我們越重洋,赴非洲。雖然這里條件艱苦,但胸懷弘揚中華文化的理想信念,我們孔院的每一位志愿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牢牢擰成一股繩,在異國他鄉互相支撐、克服困難,深入當地社會,傳播中華文化,服務當地群眾。“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像一劑強心針,讓我們這些遠在海外的志愿者感受到祖國的關注與支持。未來我們定會繼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牢記初心使命,做負責任、有擔當的中國青年志愿者!
西部計劃志愿者、服裝學院2019屆畢業生徐忠宇表示,西部計劃志愿者是一個新的起點,在充實的培訓課程、豐富的交流活動后,我了解到了3個小時山路只為走訪一戶村民的辛苦,也清晰地認識到西部計劃志愿者在西部發展中的作用,這些都讓我對志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在西部固然有不可低估的困難,但“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這句話將成為所有西部計劃志愿者踐行的準則,我們將以不可動搖的信心緊跟黨的腳步,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立足新時代,展現西部計劃志愿者新作為。
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機械學院2019屆畢業生陳宗杰表示,“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剛進入大學,我就加入了校紅十字會,積極地參加獻血、防艾、防肺結核等多種志愿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心中的“奉獻”精神。大學四年,我二十余次參與到無償獻血中,認識了很多為無限獻血事業奉獻終生的前輩和同伴們,見證了志愿服務隊伍的日益壯大,廣大的志愿者們正“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志愿奉獻的道路永無止境。我要做的、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我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為志愿服務奉獻更多的力量!
2019年度星級志愿者、信息學院2017級本科生陳新星表示,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志愿者,我是幸運的。愛心是可以傳遞的,在接受過別人幫助后,要做一名志愿者的種子在我心中發 芽。志愿服務經歷也充實了我的大學課余生活,漢語橋志愿活動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松江七校慈善晚會的舉辦致敬勞動者,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我作為一名“小葉子”服務進博……這些經歷讓我成長,從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志愿者”三個字改變了我。新時代,雷鋒精神并未過時,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也未改變,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更應該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將志愿精神踐行到底。
“兩節”優秀志愿者、外語學院2016級本科生劉佳榮談到,志愿者活動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項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在社會中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范,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能夠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電視節的一名志愿者,實屬我的榮幸。亞洲新人獎相關志愿工作使我肩負著不小的壓力,但我從未被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困難擊垮,且始終抱著為電影節奉獻的決心奮勇前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用實際行動傳承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讓這種精神似陽光一般灑滿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智力助殘志愿者服務隊隊員、機械學院2018級本科生孟婷婷說,作為東華大學智力助殘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志愿”在我看來,平凡卻又卓越。平凡是因為志愿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我是其中渺小的滄海一粟;卓越是因為我因成為一名志愿者而偉大,擔當由心,無私奉獻。智力助殘志愿服務工作,充分彰顯了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作為其中一員,我會繼續秉承服務隊二十四載“溫暖由心,志愿隨行”的信念,擔負起青年人的責任,繼續以真誠的心、高昂的熱情投身志愿者活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