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報》刊發評論文章《砥礪奮斗,是最好的紀念》
時間新故相推一往無前,穿越歲月的河流,黨的98歲生日如約而至。
信仰凝聚力量,奮斗鑄就輝煌。信仰不是凌空蹈虛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表現。過去一年里,學校廣大黨員夯實理想信念之基,鍛造責任擔當之魂,將崇高的信仰落實在干事創業的每一個行動中,體現在謀全局、抓改革、促發展等一件件具體工作中,或在科學前沿孜孜探索,或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或在基層黨建中勇破難題,或在服務管理中無私奉獻,或在求知問學方面潛心鉆研……“無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其中,在七一前夕受到表彰的30名優秀共產黨員、3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3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他們是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楷模,時時處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是砥柱東華的核心力量。
紀念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雕琢如磐初心、喚醒持續奮斗的莊嚴儀式。盡管時代在變,條件在變,但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奮斗的精氣神始終沒有變。從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能戰斗、能生產”的八路軍第三五九旅,到立志為民擔當、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一生的“人民樵夫”廖俊波,再到為我國地球探測嘔心瀝血積勞成疾、躺在病床上不忘為國育才的“拼命黃郎”黃大年,無論個人還是集體,一批又一批先行者不畏險阻、攻堅克難,用奮斗凸顯了共產黨員共同的精神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會上強調:“干事創業敢擔當,重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抓工作落實,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成績。”審視既往與當前,最可貴的是奮斗;勾連現實與理想,最可靠的也是奮斗。時代呼喚奮斗,我們唯有在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也只有奮斗方能成就個人夢想、托起大國騰飛的翅膀。
山海共一卷,齊心開新局。今天的東華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偉大使命,“雙一流”建設正處于船到江心的關鍵期。新的歷史方位賦予我們新的歷史使命,全校1447名教職工黨員唯有對標“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本要求,以負重前行的擔當意識、披星戴月的拼搏精神、鞠躬盡瘁的無我境界,用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匯聚起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蹚出一條內涵發展的“康莊道”,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滄海當前,必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砥礪奮斗。面對建設教育強國新使命,我們要懷抱“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昂揚斗志,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眼光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奮力譜寫東華大學教育事業新篇章,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本文刊登于《東華大學報》4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