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等]申城高校推進“雙帶頭人”培育工程,606個黨支部建在最活躍“細胞”上
目前,全城構建起以思政必修課為核心、60余門“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為骨干、1000余門綜合素養課為支撐、3000余門專業課為輻射的高校“課程思政”育人同心圓
朋輩之間的正能量影響力可不小。東華大學讓畢業生黨員從“聽”到“講”進行換位,哈薩克族畢業生木拉提·阿哈拜克以《經天緯地援疆業、跋山涉水絲路情》為題,把自己參加紡織援疆團的經歷分享給學弟學妹,鼓勵他們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木拉提大三時入黨,按黨和國家出臺的配備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從事德育工作的政策,毅然放棄企業高薪崗位,經過選拔留校成為輔導員。紡織學院已約請多名畢業生黨員擔綱“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主講人,從《我與孔子學院的故事》到《“九三閱兵”那些事》分主題開講。
最近,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創新獲得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去年,中央部委兩度在滬舉行全國現場會推廣這項上海經驗。目前,全城構建起以思政必修課為核心、60余門“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為骨干、1000余門綜合素養課為支撐、3000余門專業課為輻射的高校“課程思政”育人同心圓。作為在線平臺,“易班”網也強化相關內容供給,打造為集成“新生入學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思政理論課教育”“黨員教育”“大學生職前思政教育”等的“互聯網+思政教育”服務體系。
(來源:解放日報 2019年1月17日 記者:馮麗)
(解放日報等媒體同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