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師的“第一課” 我校“崇德講堂”開講
2019年度新進教職工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同步開班
4月30日,我校“崇德講堂”在松江校區開講,2019年度新進教職工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同步開班。上海市人大華僑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德毅帶來首場講座。黨委副書記劉淑慧宣布“崇德講堂”開講并講話,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李煒主持。
“崇德講堂”系我校強化師德教育而創新搭建的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平臺,將通過“師道先聲”、師德‘微’課、“引領對話”、“遵則守規”等七大模塊開展專家講座、網絡教學、導師座談、普法宣講、觀禮教育、教師榮休等師德教育學習和實踐活動,推進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崇德講堂”首講中,高德毅作了題為“從思政課程拓展到課程思政——全面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的專題講座。他深刻講述了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三個根本”,全面闡釋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戰略選擇和實現路徑,向青年教師明確了黨和國家賦予的立德樹人政治使命,并強調提升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是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提升思政工作質量關鍵之關鍵。他用自身的求學、教學經歷勉勵青年教師要守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努力做學生記得住的好老師。
(高德毅做首場講座)
劉淑慧在講話中指出,新進教師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對青年提出的“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于砥礪奮斗、要練就過硬本領”六點期望來激勵自己,牢記高尚師德于教師職業使命的重要性。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和不斷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強化師德教育,以創新的教育平臺為全體教師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環境。她希望青年教師將師德養成貫穿教育生涯始終,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學生成長的引路者、教育強國的建設者。
(劉淑慧講話)
在“崇德講堂”顧問、導師聘任儀式上,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浦解明受聘為顧問,關工委講師團成員王依民、賀善侃、袁琴華、顧莉琴受聘為導師。劉淑慧為他們頒發聘書。
(“崇德講堂”顧問、導師聘任儀式)
浦解明為開班儀式致辭,他表示作為顧問、導師責任重大,將認真落實學校賦予的職責,為青年教師成長做出積極貢獻。“崇德講堂”顧問、導師將進一步指導師德教育與宣傳,開展教師工作的課題研究,完善師德監督機制等工作,與青年教師進行師德傳承結對,指導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等,引領青年教師做“好老師”的模范踐行者。
(浦解明致辭)
會上,李煒以近日舉辦的五四“青椒”說——青年教師話師德活動為引,匯報了我校師德教育的措施與成效,并介紹了“崇德講堂”的精神內涵和主體內容。
(活動現場)
校師德建設委員會、各二級單位師德建設工作小組成員代表,青年教師代表以及2019年度新進教職工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