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遴選成果參加第五屆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系列活動的通知
各單位:
按照教育部有關通知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各項工作部署,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教育部決定在全國高校舉辦第五屆“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現就校內遴選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愛國心、奉獻情、奮斗行”——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活動目的
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胸懷大局、心有大我的愛國情懷,艱苦創業、玉汝于成的奮斗精神,扎根實際、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公而忘私、埋頭深耕的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在新時代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斗精神,做愛國奮斗精神的傳承者、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活動內容
1. 注重教育闡釋。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加強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建設,把愛國奮斗精神有機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課程。深化愛國奮斗精神研究闡釋,總結提煉學校改革發展歷史中的愛國奮斗精神元素,不斷凝練新時代愛國奮斗精神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意義。開展專題研修培訓,將愛國奮斗精神作為知識分子國情研修、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他們與黨同心同德、愛國報國。組織學習研討,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學生主題班會、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引導師生大力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切實增強對黨和國家奮斗目標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2. 豐富校園文化。拓展課堂內外、網上網下愛國奮斗教育平臺載體,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師生處處受到愛國奮斗精神的感染。充分利用校內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展覽館、紀念館、美術館等育人載體,深入挖掘校內的故居舊址、歷史遺跡、文化遺產、景觀景點和校史、院史、學科史、人物史等教育資源,運用電影、電視、歌曲、戲劇、小說、誦讀、動漫、微電影、公益廣告等多種藝術形式,講好老一輩知識分子和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感人事跡,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奮斗活力,讓師生讀懂典型的精神,感受榜樣的力量,看到前進的方向。
3. 積極社會實踐。結合深入開展以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創業就業、崗位建功“愛國奮斗行”,鼓勵優秀師生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西部地區、基層一線貧困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師生創新創造活力、愛國奮斗激情,引導廣大師生立足本職、建功立業,鼓勵支持廣大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創業,自覺在國家經濟社會各項建設事業中激揚青春、奉獻社會。
四、組織安排
1.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教育部、光明日報社
承辦單位:光明網、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
2. 展示平臺
光明網:www.gmw.cn
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museums.sjtu.edu.cn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www.sizhengwang.cn
五、活動要求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整合校園文化資源,充分調動各部門以及專家學者的力量,廣泛發動黨團組織,選擇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動方式,依托有效載體,創新活動手段,打造富有時代氣息、體現文化內涵、具有價值導向的品牌活動,營造傳承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推動活動形成聲勢、取得實效。
六、成果報送
12月21日(周四)前,各單位將活動成果材料報送至校文明辦(聯系方式附后),每單位限報1項成果。學校將組織評選并擇優報送。
成果材料包括:《“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成果征集表》(見附件),每項成果提交15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相關圖片3-5張。文字材料要文風樸實、重點突出、內容詳實、特色鮮明,照片要有典型性、代表性。
七、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老師,朱老師
聯系電話:67792170,67792127
電子郵箱:wmbdhu@163.com
黨委宣傳部
學生處
2018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