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等]新生足不入校就已“開學” 東華大學“新生第一課”系列微課上線迎新
[東方網]新生足不入校就已“開學” 東華大學“新生第一課”系列微課上線迎新
劉東勝副教授主講第一講《大學之道》。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9月6日報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一開學典禮上耳熟能詳的《大學》中的名句,9月15日才入學的東華大學新生,足不入校就在“新生第一課”的微課堂上溫故知新起來。近日,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新生第一課”“預見”大學之魅系列微課第一講《大學之道》正式上線。通過“微課工作室”易班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同時面向全校新生播出。9月3日、5日、7日,第二至四講將陸續上線迎新。
今年的“新生第一課”由4節微課組成。為了更好地引發新生對大學意義以及讀大學之初心的認識和思考,調整好上大學的心態,微課籌備組特別將《大學之道》作為第一講送到每位新東華人眼前,并由東華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劉東勝副教授主講。
魏冰在《大學路上的必備錦囊》微課堂上講課。
在第二講中,2017年上海市心理微課最佳人氣獎得主、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輔導員魏冰以心理學概念中羅森塔爾實驗、棉花糖實驗等4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直擊大學生常見的發展性心理困惑,和新生一起打開《大學路上的必備錦囊》,引發同學們對“大學是什么”的思考。
管理學院黨政辦主任、隨筆作家吳靖在《書屋》等雜志上發表了《莊子哲學的三重境界》《國民閱讀與文化軟實力》等數十篇隨筆,并著有《給閱讀一點時間——我們時代的閱讀迷思》一書,在第三講中,他通過對比國內外大學經典閱讀現象,反思中國大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和文化底蘊兩方面的缺失,向學生揭示《經典閱讀與大學的意義》。
第四講《大學里最快樂的事——讓理想發芽》由管理學院2014級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劉靜靜主講,有顏值、有思考、有情懷的學姐分享她珍惜困惑、追求不惑的大學經歷。
4位主講人分別從專業學習理念、大學生心理發展、經典閱讀、大學經歷等四個不同視角出發,圍繞“什么是大學”這一主題,為新生形象描繪出大學最初的模樣。
記者了解到,東華大學管理學院從今年5月就開始籌備“新生第一課”,將課堂從線下搬到線上,課時縮短為每講15—20分鐘,瞄準學生愛上的網絡空間,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開課時間也從開學初提前到入學前,讓新生足不入校就能“預見”大學魅力。授課團隊從原有的單一化轉變為多角色,有教授也有輔導員,有作家老師又有朋輩榜樣,體現了全員育人的理念,使得課程豐富生動又充滿思辨。在暑假的酷暑中,團隊忙著確定主題、選擇主講人、準備講稿、拍攝剪輯……講臺上短短15分鐘,主講人臺下的準備卻遠遠不止15個小時,為了學生,老師們都覺得“這事兒值”。
(來源:東方網 2018年9月6日 記者:劉曉晶 )
(光明網、東方網等媒體同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