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學院邱夷平教授榮獲“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提名獎
日前,“光榮與力量——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我校紡織學院邱夷平教授榮獲“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提名獎。
頒獎現場(上海市委宣傳部新聞處 供圖)
該評選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旨在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活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年度周期內,上海市涌現的事跡突出、精神可嘉、社會認可的模范人物和先進集體為評選對象,8月20日至26日,主辦方通過報紙、網絡、微信共收到有效選票29.33萬票,同時組織由各媒體負責人和社會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團進行推選,最終評出10個“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和10個“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提名獎。
邱夷平教授是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東華大學僑聯副主席,擔任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負責人,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十幾次。主持國家863計劃和國防科研基礎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科研論文近200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超過80項,培養了數十名碩士生和博士生。2016年獲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和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2018年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作為海歸教授,邱夷平甘愿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毅然投身祖國的紡織教育事業。自2011年起,他連續八年組織東華大學及“一帶一路”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援疆團奔赴國家紡織重地——新疆,為當地紡織企業把脈“疑難雜癥”,利用學科專業優勢幫助當地開展紡織技術革新,參加學生數超過500,培訓員工超過9000人次。邱夷平育人的腳步還留在了非洲、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東華大學承擔的“中非20+20”對口援建肯尼亞莫伊大學的任務中傾注心力,舉辦和參加了連續三屆中非紡織服裝科技論壇、巴基斯坦國際紡織科技論壇、土耳其紡織科技交易會,把紡織前沿科技帶到絲路沿線國家,在各國紡織人才的培育上貢獻力量。
在學生眼中,邱夷平就是一個可以和90后“聊得開”、“玩得來”的50后教授。他把微信微博、易班和人人網作為第二課堂,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大學生思政工作。他說,學生在哪里,育人工作就應該做到哪里。教學科研心得、熱點時事評論、為人處世道理、日常生活感悟等都在邱夷平筆下轉化為網言潮語,在網絡上發文章、跟帖、更新朋友圈、批駁謠言和傳播正能量,已成為邱老師每天必做的事之一。在邱夷平眼中,網絡不僅是單向地教育學生,更是一塊可以辯論和爭鳴的土壤。他將思政教育嵌入網言網語,真正做到“有話愿意說,說了有人聽,聽了能夠做”,教人要教心。如今,邱夷平老師如同網絡空間的一座燈塔,以他為師為學的責任擔當與傾心付出,凝聚并引領著莘莘學子勇往前行。
據悉,東方衛視和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于9月20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播出揭曉活動實況,次日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