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工博會開幕
東華12項科技成果齊亮相
高性能碳纖維、石墨烯理療儀、智能感應面料、智能跟隨車……在昨天開幕的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為“工博會”)上,我校12項科技成果悉數登臺亮相,向觀眾展示了一批“東華牌”科技創新成果。
(工博會東華大學展位)
這12項科技成果分別是單向導濕織物、紡織智能制造、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高效低阻濾材、工業大數據、工業智能應用3.0、亞微米纖維高效持久抗菌紡織品、聲波滅火器、基于石墨烯發熱的多周波理療儀器、玄武巖纖維材料、智能感應面料、智能跟隨車。其中既包括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重大科技成果項目,也有產業化成效顯著的成果轉化項目,還有一批與互聯網融合的最新智能化研究成果。
高性能碳纖維“中國造”
還記得動畫電影《超能陸戰隊》中萌萌的暖心機器人“大白”嗎?它的骨架由碳纖維材料打造,讓外形軟綿綿的它能夠經受得住碾壓摔打。看似不起眼的碳纖維不僅是電影中的“黑科技”,更是新材料界的一匹“黑馬”。在本屆工博會上,我校攜“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參展,無疑是向世界宣告: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干噴濕法紡出“高性能碳纖維”,中國做到了!
(陳惠芳教授(左二)指導學生)
據了解,該項目由我校材料學院陳惠芳科研團隊聯合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多年攻關,項目立足自主創新,突破國外技術封鎖,開發了大容量聚合與均質化原液制備技術,攻克了高強/中模碳纖維原絲干噴濕紡關鍵技術,自主研制了PAN纖維快速均質預氧化和碳化技術,建成了國內首條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生產線,在多個應用領域首次實現材料國產化,打破了國外高性能碳纖維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壟斷,填補了國內干噴濕紡生產技術空白,實現了技術和裝備的自主化。該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石墨烯“暖寶寶”為你的健康加點油
暖寶寶是冬天用來御寒的發熱利器,可你見過用諾貝爾獲獎材料石墨烯做成的“暖寶寶”嗎?這個形似“暖寶寶”的科技成果,其實是一款基于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由我校信息學院副院長、數字化紡織服裝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義紅科研團隊研發。只要將它放置在身體的相關部位,打開開關,石墨烯衍生材料制作而成的發熱片就會發射遠紅外線,對身體起到理療保健的作用。
(理療儀相關成果展示)
傳統低周波理療儀主要以頻率切換進行理療和使用,但由于個體性別,年齡,體重等因素差異,導致通過理療儀檔位選擇保健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東華團隊的這款理療儀則可以根據個人身體特征和最佳理療參數接受情況實現“私人訂制”。理療儀可以連接手機端App,在理療保健的同時,將各類人群相關數據以及參數選擇傳到“云端”,應用人工智能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后快速得出個性化低周波頻率參數的最優化設置,從而“訂制”最適合你的理療保健方案,讓保健更精準有效、更有“科技味道”。據了解,該理療儀已試用到飛行員、運動員的訓練及保健等領域,目前項目團隊正積極推進樣品產業化生產。
“智能家族”組團亮相展示東華智造
智能感應面料、單向導濕織物、工業智能應用、紡織智能制造……在今年東華的12項科技成果中,與智能相關的科技成果占據了半壁江山。
比如,紡織學院特聘研究員張坤團隊自主研發的觸控傳感紡織品系列技術,申請十余項中國及國際發明專利,采用現代紡織技術織造而成,既有傳統紡織服裝的穿著舒適性和可反復洗滌性,又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無線觸控及傳感等功能,可廣泛應用于觸控類智能服裝、便攜式醫療設備、柔性三位一體(鼠標、鍵盤及手寫)無線輸入設備等領域。目前,相關技術已進入中試階段,有望短期內實現商業化。
(智能服裝成果展示)
化工生物學院副教授閔潔團隊此次也帶來了智能紡織品面料成果,所不同的是,他們聚焦的是薄型服裝面料的單向導濕排汗效果的實現,團隊所研發的單向導濕織物,能夠讓汗水迅速地排到面料外側,保證面料人體內側的干爽舒適性;考慮到國人喜歡穿著全棉服裝面料習慣,該項技術可以在全棉薄型面料上(100到110克/㎡)實現水份的單向輸送效果,讓使用者獲得更高的熱濕舒適性穿著效果,該項目獲得了紡織協會紡織之光科技發明三等獎,目前已實現規模化生產。
(單向導濕織物展示)
此外,機械學院鮑勁松老師團隊把研究對準了智能制造領域,以工業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的深度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在激光焊接缺陷的智能識別、大型船廠堆場的布局優化、航天關鍵結構件制造工業物聯應用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團隊與百凱集團、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八院、振華重工等眾多行業龍頭企業建立了長久的伙伴關系,具有堅實的軟硬件基礎和豐富的研發、應用經驗。
(工業智能應用成果在企業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受上海市經信委邀請,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我校材料學院今年也組織團隊參展,圍繞“下一代纖維 改變你的生活”主題在新材料產業展中展示風采。去年工博會曾被央視報道的我校聲波滅火器成果,今年又一次出現在了工博會的舞臺上。不同的是,今年是路演形式,通過現場實際演示生動地向觀眾傳遞成果和背后的科學價值。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展位)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伴隨著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也是中國工博會20周年。創新、綠色、智能,正如本屆工博會的主題那樣,中國工博會集中彰顯著中國工業邁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新時代,從我校此次參展成果也可見一斑。我們期待,有更多東華人的成果出現在助力中國工業新時代發展的騰飛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