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畢業季 | 畢業生黨員成思政課主角
從聽到講,轉變的不只是角色
鳳凰花開的時節,當上課鈴再次響起,走上畢業生思政課講臺的不是傳說中的“4+1”思政理論課教師,而是同學們的“熟面孔”。6月13日下午,紡織學院“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堂上來了位特殊的“老師”,哈薩克族大四畢業生木拉提·阿哈拜克微笑著和“學生”講起為實現自己的思政夢想,為同心共筑中國夢,選擇成為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的故事。這里正是紡織學院專門面向畢業生開設,由畢業生黨員主講的“紡飛夢想”思政課首課現場。
不忘初心的實踐故事,在這里娓娓道來
大三入黨的木拉提·阿哈拜克時刻牢記入黨初心,以自己的行動架起各民族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大四面臨畢業的他,毅然放棄企業的高薪工作,經過選拔留校成為一名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
木拉提覺得,有責任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更多同學聽,要讓畢業季成為傳遞正能量、引領人生方向的黃金季。他主動向學院請纓,走上畢業生思政課的講臺,給同學們談起了《我的思政夢想》。從備課到授課的過程,也是木拉提堅守教育初心和育人夢想的真實寫照。在熟悉的課堂,平日里和他一同上課、自習的同學們個個聽得入神,大家覺得聽同齡人、身邊人談經歷、講故事,在眼神和語言交流的不經意間,一股子親切與觸動早已直達內心。
(木拉提在給同學們講述“我的思政夢想”)
木拉提的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課上,他分享了自己受父親的影響,堅定信仰共產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他說,在畢業時,黨和國家出臺配備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從事德育工作的政策,為了響應時代的召喚,自己選擇到組織需要的地方去,最終成為了一名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致力于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美新疆,是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們以‘紡織援疆’‘智力援疆’為己任,從東海之濱的上海出發,奔赴我的家鄉——新疆,為實現美麗新疆的夢想貢獻東華青年的一份力量?!边@是木拉提已經做好的備課筆記。他說,今天這堂課只是個開頭,他還想以《經天緯地援疆業 跋山涉水絲路情》為題,把自己參加援疆團的經歷真誠地分享給即將走出校門朝夕相處的同學們,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新疆紡織產業發展現狀,深刻懂得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鼓勵同學們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從“聽”到“講”的轉變傳遞榜樣力量
近年來,紡織學院不斷探索創新畢業生離校教育形式,今年學院一改以往較為分散的教育形式,首次采用“榜樣人物進課堂”的集中授課方式,結合學科專業背景和人才培養定位,鼓勵畢業生黨員走上“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講臺。獨特的課程實踐,激發出學生參與思政課教學的熱情,同時將朋輩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實現了畢業生由坐著“聽”到站著“講”的課堂角色轉變。在備課中,主講人從傳統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研究性學習,用頗有底氣的榜樣之聲傳遞正能量。
目前,紡織學院已邀請5名畢業生黨員加入“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主講人行列,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從不同維度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碩士畢業生武瓊琳主講《我與孔子學院的故事》,分享她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肯尼亞的莫伊大學孔子學院開展志愿服務的經歷,暢談志愿情懷;曾參加“九三閱兵”的畢業生任宇主講的《“九三閱兵”那些事》等。紡織學院畢業生翟倩說,聽完“同學”的課,我心潮澎湃,就想馬上行動起來,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用最真實的所看、所為、所感,讓我們對思政課“真信、真學、真懂”。
發揮畢業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用親身經歷感染畢業生,以朋輩教育的方式鼓勵畢業生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腳踏實地,放飛夢想,這正是“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建設的初心。目前,學院仍在充實“紡飛夢想”畢業生思政課學生主講隊伍、豐富課程內容,讓畢業生思政課上得有特色、有深度,更有入腦入心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