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團委組織開展“青年大學習”系列活動
近日,為進一步引導全校青年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中國科技發展、成長與進步,理性看待中國科技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深入理解中國科技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矛盾和問題,校團委邀請《科技重塑中國》一書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黃慶橋來校作“科技重塑中國——關于70年來中國科技發展道路的若干思考”主題講座,活動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承辦,近200名師生聆聽講座。
講座中,黃慶橋從“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轉型”“中國科技發展的基本經驗”“中國科技發展的典型案例”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中國科技發展的三個歷史轉型:“從國防驅動向經濟驅動的轉變”“從學習蘇聯向學習歐美的轉變”“從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的轉變”,介紹了中國科技發展的三條基本經驗“舉國體制”“規劃科學”“科教并舉”,并運用詳實的數據、文字、圖片等史料,剖析了中國“兩彈一星”工程的歷史背景、艱難歷程與偉大意義,也講述了錢學森、李四光、郭永懷、錢三強等一批老科學家的歷史故事,催人奮進。
講座最后,黃慶橋結合自己在《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澎湃新聞》《學習時報》等發表的科學文化作品,主動回應了“中國為什么沒有搞航天飛機?”“中國為什么要搞‘北斗’”“核武器時代,為什么還要搞‘航母’?”“中國為什么下決心搞‘大飛機’?”以及“中國高鐵的神奇‘逆襲’有何秘密?”等科技前沿發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疑惑。他也寄語東華學子,“要做中國科技發展的積極促進者、參與者,而不是反對派、旁觀者,為科技強國貢獻東華人的光和熱”。
今年3月起,共青團中央發出通知,部署全團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核心業務,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年中入耳入心。校團委通過開展周周講《習近平的語言力量》、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年度會議、團學骨干赴井岡山學習實踐、“青團有話說”系列推文,后續還將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主題,推出周周講傳統文化系列講座、開展“錦繡東華”傳統紡織服飾文化傳承發展專項社會實踐活動等,引導廣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青年大學習”落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