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護航歸途 ?“橙”心“橙”意溫暖你我
30多年來,春節前后的40天里是我國鐵路運輸最繁忙的階段,這段涉及幾億人口的返鄉鐵路運輸被稱為“春運”。2018年,鐵路輸送預計人次同比增長8.8%,為緩解上海站春運期間客運壓力,來自東華大學十二個學院的35名志愿者滿懷赤誠,奔赴鐵路上海站,站在了春運服務工作一線崗位,為廣大旅客貼心服務、答疑解惑,溫暖旅客的歸鄉之路,這已是東華大學學生志愿者服務鐵路春運的第六個年頭了。
六年來,先后共有175名東華“小甜橙”志愿者用自己的寒假時光,在鐵路運輸最繁忙的時間段義務服務于鐵路上海站。六年來,志愿者小伙伴們不畏嚴寒、不懼辛勞,清晨迎著朝陽走上志愿服務崗位,夜晚踏著月光回到宿舍,每天來回奔波,光是乘地鐵就需要花去近4小時,服務期間“橙員”們總是以溫暖的微笑面對歸鄉的旅客,時光飛逝,“甜橙”的面孔換了一批又一批,“甜橙”精神卻如奧運火炬般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橙”心依舊:守護歸家路
2017年12月15日,東華大學2018春運“小甜橙”志愿者開始正式招募,經過兩輪標準化選拔,最終從來自十二個學院百余名報名者中確定了今年的35名“甜橙”志愿者。經過系統培訓,2018年2月1日,35名“橙員”抵達鐵路上海站,走上自己的志愿服務崗位,正式開始為期兩周的鐵路春運志愿服務。車站外志愿者崗亭、安檢口、扶梯口、候車室……有旅客的地方,就有身穿橙黃色衣服的志愿者在那里守候。
“我們一個小小的幫助可能會很大程度上方便旅客,讓他們在寒冷的冬季感到一絲溫暖,向社會傳遞一種助人為樂的正能量。”在安檢口崗位上,來自理學院的志愿者李志宇表示。安檢口可能是所有崗位中體力消耗最大的,活動開始以來,安檢口的每一位“橙員”堅守崗位,幫助旅客提遞行李,及時疏散擁堵旅客,將一件件的行李從安檢機上提起、擺好,又俯身去提取下一件行李,就這樣耐心地重復著,避免擁堵。
“其實真的是蠻危險的,我盯在這里眼睛都不敢離開。”來自扶梯口的志愿者魯蘊涵這樣說道。每天站在扶梯口,他們的工作是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引導行李過大、老幼病殘孕旅客乘坐直升電梯進站候車;同時扶梯口志愿者要時刻注意扶梯安全,當發生旅客摔倒、行李滑落等事故時可以緊急制動扶梯。春運期間旅客流量大、攜帶行李多,扶梯事故每天都在發生,扶梯口志愿者的存在切實保障了旅客的人身安全。
一陣寒風吹過,鐵路上海站南北廣場志愿者崗亭內的志愿者一陣哆嗦,連忙原地抖了抖身子。這是今年新增的志愿者崗位,為還沒有進站的旅客及剛剛出站的旅客提供咨詢、引導和緊急安全服務。為更好服務旅客,普及鐵路知識,東華“小甜橙”團隊與鐵路上海站共同設計制作了《上海站服務指南》,在“甜橙”崗亭處發放,該指南囊括站區平面圖、車站服務介紹、購票服務介紹、攜帶物品要求、周邊交通信息以及六年來“甜橙”志愿者服務過程中整理的旅客常見問題,實用性非常強,該服務指南一經推出,便受到站點工作人員和旅客的一致好評。
“橙”心服務:暖心回報社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35名“小甜橙”志愿者中有兩名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同學,這也是自該志愿項目發起以來首次有少數民族同學報名參與。孜娜提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員,對于能參加此次志愿服務她感到非常得自豪。她表示,自加入東華大學以來,各方面都得到了諸多幫助,國家愛心助學貸款、學校困難生補助、老師的悉心教導、同學熱情地鼓勵并幫助她順利進行著自己的學業,她之所以選擇加入“小甜橙”志愿服務,就是希望能夠用這樣的志愿活動來積極回報社會,這是屬于她的感恩方式。參與志愿服務以來,她服務于鐵路上海站南面入口扶梯口,期間多次及時處理扶梯事故,為旅客答疑解困,幫助行動不便的特殊旅客,成為了南面入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5名“小甜橙”志愿者們帶著自己小小的心愿參加此次公益活動,有的是把此次志愿服務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送給自己;有的是為了在美好的大學時光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傳遞著愛心,傳承著“甜橙”精神。
心系“甜橙”:慰問暖“橙”心
自“小甜橙”志愿活動開展以來,一直受到來自學校各方的支持、鼓勵與關心。2月5日,我校學生處處長廖麗金、副處長宋珺前往鐵路上海站,與上海站春運黨總支書記陳飛、上海站團委書記陳浩、上海站春運志愿者負責人徐欣瑜一起到各個志愿者崗點親切慰問辛勤工作的志愿者。在與志愿者交流過程中,老師們表示,“甜橙”志愿者樂于奉獻、服務社會的品質值得贊揚,同學們利用假期時光投身社會實踐,去了解社會,回報社會,這種精神值得廣泛傳揚;并寄語志愿者同學們在投身于公益實踐活動的同時,更要多思考、多觀察,豐富人生閱歷,增長服務本領,在未來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才。
東華大學“小甜橙”團隊在六年志愿服務時間里,逐步凝練出“專業化”的服務水平、吃苦耐勞的團隊精神與不畏艱苦、堅守崗位的責任意識。六年來累計志愿服務超2萬小時,2018年預計服務旅客超過50萬人次,為鐵路上海站春運服務增添了一抹亮麗的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