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九大精神 | 《文匯報》刊發(fā)人文學院秦德君教授
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編者按:12月20日《文匯報》第5版“文匯時評”專欄刊發(fā)我校人文學院秦德君教授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文章認為,“紅船精神”就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價值體系,是激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前行的精神資源和強大動力。現(xiàn)將全文轉載如下:
“紅船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闡釋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并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時作了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繼承發(fā)揚上海的光榮革命傳統(tǒng),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建設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紅船精神”是治國理政的寶貴思想資源
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興旺發(fā)達,必須有屬于自己的精神力量。“紅船精神”就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價值體系,是激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前行的精神資源和強大動力。
“紅船精神”是新時代推進治國理政的寶貴思想資源。在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觀,為實現(xiàn)兩個階段的戰(zhàn)略目標、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斗,要把弘揚“紅船精神”與在新時代推進各項改革發(fā)展事業(yè)結合起來。
要把弘揚“紅船精神”與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偉大的實踐,它最大限度地傳承了“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成為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旗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發(fā)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只有讓“紅船精神”在新時代春風化雨,才能凝聚起更大力量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加快推進城市治理現(xiàn)代化。
要把弘揚“紅船精神”與城市治理創(chuàng)新實踐結合起來。上海已經歷了建國初期從舊上海到“社會主義新上海”、上世紀90年代從計劃經濟的重鎮(zhèn)到“改革開放的龍頭”這兩次最為深刻的歷史性轉型,現(xiàn)在正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不僅涉及經濟、科技、文化三個維度的深層次變化,更涉及城市治理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敢于沖破阻礙發(fā)展的藩籬束縛,切實提升制度環(huán)境軟實力,提升城市治理創(chuàng)新的層級。
要把弘揚“紅船精神”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結合起來。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如何與人民風雨同舟、同舟共濟,滿足人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各方面新的需要,讓人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實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在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下治國方略面臨的新課題,也是黨保持先進性面臨的重要任務。
使我們黨始終保持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
“紅船精神”所蘊含的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今天管黨治黨的精神先導和攻堅克難的思想動力。政黨治理是個全球性命題,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對話會上,全球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分享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政黨要有為人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和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黨治理為世界提供了新鮮經驗。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構成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進程。從黨承擔的歷史任務和面臨的執(zhí)政與領導的創(chuàng)新命題看,戰(zhàn)略規(guī)劃、目標愿景、組織體系、體制安排、制度設計、政策創(chuàng)制、方法程序等構成了全面從嚴治黨和中國特色政黨治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全面從嚴治黨不是“一面”,也不僅是“多面”,而是各個方面如精神之面、制度之面、體制之面、能力之面、紀律之面、反腐之面;“從嚴”不僅僅是管理之嚴、處置之嚴,更是精神之嚴、規(guī)制之嚴,體制機制之嚴。思想建黨的靈魂是精神,所謂“道”為本,“器”為技,理想、信念是建設之本。要夯實思想精神基礎,同時強化制度保障,兩者同時發(fā)力。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只有弘揚“紅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使我們黨始終保持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團結和帶領人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輝煌篇章。
(本文刊載于2017年12月20日《文匯報》第5版“文匯時評”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