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九大 | 我校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建設成效顯著
為進一步深化東華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2017年起,校團委重點實施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扶持培育計劃,從資金、政策、指導教師等方面重點支持我校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發展壯大。
今年5月,我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2017年度會議在松江校區召開,為尚實理論學習會、新絲路理論研究社、信仰領航青春青年理論研究社、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社、匠心筑夢理論研究實踐社、英材青年理論研究社、星期八理論學習社、網絡空間安全理論與實踐社等8個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授牌。近半年來,各社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發揮理論學習骨干引領作用和學生理論社團的帶動作用。
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校團委共同指導成立的理論學習型社團“東華大學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社”(以下簡稱“青馬社”)舉辦了兩期 “青馬說”主題活動。在第一期活動中,來自4個學院的60名黨員和積極分子就“新時期青年黨員的知與行”進行主題發言。第二期活動以“喜迎十九大,凝聚青年力量——走近學習榜樣”為主題,通過先進事跡再現、現場感想交流等形式,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范事跡詮釋黨的崇高理想。
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曉飛同學分享了陳先達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深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榜樣事跡;信息學院學生代表馬婉向大家介紹了推動信息學院各項事業進步,為東華大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丁永生教授;其他代表分享了革命先驅龔全珍女士的傳奇人生、大國工匠孟劍鋒的工匠精神等。
新絲路理論研究社自成立以來,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以建設“特色東華”為目標,深入細致的展開“解碼新絲路”特色活動。開展講座交流活動,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方針,通過觀看《一帶一路》視頻、集體學習“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方式,明確戰略背景、發展脈絡以及青少年責任。組建實踐團,前往蘇州、南京等地,以中國傳統特色紡織文化為出發點,利用自身所學知識,走訪紡織企業、歷史博物館等地,并撰寫實踐報告。
網絡安全理論社團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等重要論述開展理論知識學習與傳播,在計算機學院軟件系副主任李瑋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相關活動。暑假期間,網絡安全理論社團部分成員及網絡攻防競技社團一同赴北京參加網絡安全相關比賽。前不久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中,網絡安全理論社團集體學習重要網絡安全相關文件精神,帶領同學們積極參與網絡安全理論知識競賽。
匠心筑夢理論研究實踐社在暑假期間組建實踐團,結合“兩學一做”理論學習,組織化工生物學院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走訪7所高校、2所企業、3處社區和2所政府部門,深入學習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全方位了解借鑒學習經驗。組織外出參觀學習活動,前往南湖一大會址、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積極為參觀游客提供志愿講解和引導等工作,并拍攝“微黨課”視頻。
英材青年理論研究社陸續舉辦了兩場“創新?思想?人生”系列講座,分別邀請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和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戴蓉以“人生導師的角色”為主題,分別就如何做好理論學習和創新創業以及新時期知識分子應具備的操守進行闡述與探討,啟發學子創新思維,并思考學術科研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另外,社團成員以學習探討會的形式,圍繞戴蓉主編的《化纖?材料?人生》一書,挖掘杰出“材料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優秀品質。
尚實理論學習會申請成立校內聿曰網絡文化工作室,開展一系列普及讀書的活動,包括圖書漂流、書旅和讀書線下交流會。除此之外,在環境學院內開展多次黨課活動,包括黨章學習小組的籌備、外出參觀中共四大遺址、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長征跑等。
星期八理論學習研究社以機械學院黨校理論宣傳工作為重心,積極開展黨課實踐教育,線下活動和線上討論同步展開,充分運用易班、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宣傳社團活動的同時讓理論學習更加深入。線下黨史知識競賽、分組討論趣味紛呈、線上微信公眾號“機械星期八”、主編星期八周報。
信仰領航青春青年理論研究社開展“兩學一做”三步走系列活動,邀請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第四分校基層黨建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榮武教授作專題講座,順利完成“兩學一做”國家網絡學習班學習,學習通過率100%,立足“信仰領航青春”學生工作品牌,引出“服務自我、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三服務工作機制,并依托每年一度的學校學院評優考核,以表彰促發展。
(“青馬說”活動現場)
(“解碼新絲路”活動現場)
(“創新?思想?人生”系列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