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知識產權保護系列講座開講
助力學校科研法律保護
在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11日,由校法務辦公室主辦,環境學院、人文學院承辦的知識產權保護系列講座在松江校區開講。復旦大學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兼職碩導、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劉華俊博士應邀開講,校法務辦負責人及來自環境學院、人文學院等150余名師生參加了講座。
劉華俊以“專利之法律保護”為主題,首先介紹了知識產權的概況、專利的內涵及特征,讓聽眾了解專利的界定;進而指出高校科研中的專利類型、保護的渠道;最后拿出專利模型、以哈爾濱啤酒與喜盈門啤酒專利糾紛為例講述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的區分、不同的法律保護措施。
講座中,劉老師積極與在座師生交流互動,取得了良好的知識產權普及、法律教育的效果。正如學生代表劉秋實聆聽講座后所言:“知識產權是必需品,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還是從事生產實踐,那些智力勞動成果最終都將表現為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學好知識產權法,對個人、對學校、對社會都大有益處。”
(劉華俊研究員開講《專利之法律保護》)
據悉,此次系列講座的舉辦旨在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我校的宣傳與教育,提升師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能力,下一階段還將邀請專家來校講解商標法律保護、版權法律保護等內容,以大力提升我校師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能力,促進我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的建構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