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師生援疆團“跨界”組團六赴新疆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這個暑假的新疆之行,是東華大學師生援疆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的第六期暑期實踐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援疆團是個“跨界”的團,成員不僅僅來自東華大學,還有蘇州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新疆大學、塔里木大學等多所內地高校,甚至還有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成員,成員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碩士生和博士生,指導教師也來自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學科背景——東華大學邱夷平教授擔任團隊指導教師,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強、袁海源,理學院鐘德俊,蘇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劉海,塔里木大學陳春暉擔任帶隊老師。60余名援疆團成員在烏魯木齊、阿拉爾、阿克蘇、庫爾勒等新疆九個地區開展為期16天的系列實踐活動。
(指導教師邱夷平與實踐團成員在一起)
在兵團第一、二、三、五、八和十三師,援疆實踐團對基層骨干人員進行紡織專業技能授課培訓,開設《提升新疆紡織類初加工產品市場價值分析》《棉纖維基礎知識及其檢測技術入門》等36門課程,培訓人數達1130余人次,利用我校紡織專業優勢助力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實踐團還與新疆大學、塔里木大學師生進行座談交流,了解新疆紡織業的發展概況和新疆大學的紡織教學狀況。
(第六期援疆實踐團在阿拉爾地區飛龍紡織有限集團參觀車間的紡紗工藝及器械)
(第六期援疆實踐團在庫爾勒參觀調研新疆富士達纖維有限公司)
(第六期援疆實踐團參觀調研新疆白鷺纖維有限公司)
在企業調研中,第六期援疆實踐團分前往新疆魯泰豐收棉業有限公司、阿拉爾飛龍紡織有限公司、新疆潔麗雅集團等新疆21家大中小型紡織企業開展調研走訪。實踐團實地參觀部分企業的棉花種植基地,赴紡織工廠深入車間考察交流,了解車間溫濕度控制、成紗定量偏差等企業技術難題。針對技術難題在車間開展輪班實習,協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形成針對企業發展規劃和建議的特色調研報告并同時反饋給高校和企業,為深化校企合作、產學共贏搭建平臺。援疆實踐團還協助組織開展了第二屆新疆紡織服裝技術論壇。從論壇前期籌備、嘉賓邀請、議題設置和論壇會務服務,實踐團成員全程參與。“援疆團不僅讓我見識了大美新疆,結識了一群好朋友,同時也讓看到了祖國新疆地區未來棉紡織產業美好的發展前景!”作為首次參加援疆團的香港理工大學陳劍峰同學發出這樣的感嘆。
(第六期援疆團深入企業開展調研)
據悉,東華大學援疆暑期實踐團自2011年7月成立以來,堅持“紡織援疆,科技興疆”的理念,推動紡織學科產學研深入開展,促進新疆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紡織學院先后有29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實踐活動,共計50多名教師曾帶隊參與,師生開設培訓課程60余門,培訓新疆紡織產業基層員工超過千人。東華師生援疆足跡遍布新疆南北,將紡織科技特色援疆落到實處。實踐團曾多次榮獲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最佳項目獎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