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立足易班助力2016級新生啟航大學生活
才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東華大學的許多新生就已經在網上熱鬧起來了,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輔導員和同學,加入了自己的網上班級,每天跟“素未謀面”的輔導員和學長學姐討教問題。一些新生已經在易班上找齊了自己的室友、同學,甚至還體驗了人生第一場“線上班會課”。在東華易班上,學校為新生們準備了十分豐富的迎新活動,新生們提早接受入學教育課,查詢學習和學活信息,進行趣味在線答題,積極參與網上互動活動。盡管距離新生報到還有20余天時間,“網絡一代”的“95后”新生們儼然已有了“老東華”人的感覺。
“易班+”迎新,打造服務新生網絡矩陣
來自湖南寧鄉的16級新生楊琴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她還把自己整理的報到攻略和所需物品清單分享到了班級的公共群。楊琴說,通過易班的“新生查詢系統”,她查詢到了自己的專業、班級等基本信息,還提前了解了學校寢室安裝空調的政策,經過在易班上與輔導員、同學交流互動,在暑假里,她已經做好入學的充分準備。
香港新生李桃手中握有幾個大學的offer,完成易班認證后,她馬上跟輔導員袁淵取得了聯系。聽袁老師詳細介紹了專業前景和學科優勢后,她最終決定在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涯。“在我申請的幾個大學中,東華易班是最先向新生傳遞信息的,現在我已經了解了老師、學長學姐們對于專業學習的介紹,這些都符合我的期待,所以我選擇了東華啦。”李桃告訴記者。
據學生處副處長廖麗金介紹,東華大學在暑期依托易班網絡平臺開展迎新工作已是第二年,學校易班發展中心開發了“新生查詢系統”易班應用,集學校介紹、信息公告、事項查詢、互動交流、心理普測等功能于一體,極大地方便了新生的入學準備工作,也搭建起了新生與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線上溝通的平臺,吸引了一大批新生注冊使用。
“線上迎新工作是一個大工程,也是學校多個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合作的結果。例如,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教務處、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基建后勤處、財務處、后勤集團等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暑假期間,信息化辦公室的老師們加班加點,完成了易班新生數據的對接工作。”廖麗金說。
牽手易班,體驗不一般的線上開學季
未進校,先入“班”,易班網已然成為新生提前了解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重要平臺。新生入學后,易班網絡生活也將成為這群“小鮮肉”們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入東華一直是我的夢想,我很榮幸能夠成為一名東華人,期待與35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一起在東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學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要學會關懷和愛,真心地去體會師生情和同學情。”紡織學院的新生“班”里,線上班會課開得如火如荼,輔導員魏金婷以“同走大學路,不負平生志”為班會主題,讓新生們暢所欲言,相互交流對大學生活的憧憬與向往。同學們有的談自己的職業理想,表示大學四年要努力為夢想而奮斗;有的則積極建言獻策,對班級日后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議。
學生們真摯且活潑生趣的介紹給輔導員魏金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們還未見面,但是經過易班的線上班會課,同學們對班級已經有了很強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學生們迅速建立起來的友情,以及他們想要把班級建設好的熱情與信心。”
東北姑娘栗群航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她已經通過易班認識了班級里所有同學,并且跟3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室友們商量好了寢室空調分攤方案。“真的太方便了,要在過去,只能在百度貼吧里拼命托人找學長,想要提前認識同學、與老師和同學們開班會更是不可能,現在,易班讓這些都實現了。”
把脈“95后”,“個性化”服務溫暖人心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新生查詢系統”增添了更多功能,更好滿足學生的需求。來自廣州的新生熊朝成的家長通過易班新生查詢系統看到了“東華大學夏季入伍服兵役政策”,非常感興趣,他說,“孩子的身體比較瘦弱,特別想讓孩子去部隊鍛煉一下。學校對當兵的優惠政策我們也看了,很滿意。”
熊朝成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綠色的軍營夢,他希望大學時光能有增添一抹迷彩色,經過在線咨詢武裝部的姚潔老師,他在易班網上鄭重選擇了“應征入伍”預報名,希望能夠在入學后應征入伍,去部隊鍛煉體魄、磨煉意志。
除了在線咨詢、報名當兵,新生們還可以選擇“服裝尺碼”。學生處副處長宋德軍介紹說,今年學校給每位新生贈送一件文化衫,新生們將穿著文化衫參加盛大的開學典禮。“以往發文化衫都是均碼,總有學生挑不到合身的衣服,現在這個問題不會有了,我們將根據學生在易班上提供的尺碼數據,送給廠家進行個性化定制。”
據統計,截止至8月22日,注冊登錄使用“新生查詢系統”的新生達3355人,占新生總人數的96.9%,新生使用各項功能約達8.25萬次。全校新生中,3255人完成了宿舍空調意向的選擇,3219人選擇了文化衫尺碼,7名新生在線報名了參軍。
創意活動,讓新生提前“遇見”大學生活
為了讓新生更好地了解校園生活,東華易班網還推出了各類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線上活動共20余項。在東華易班首頁,“易迎新”系列專題,匯集了學校、專業介紹、交通指南、生活指南等方面的實用攻略,通過“做任務、贏網薪、換禮品”的形式,讓新同學盡快熟悉易班操作,融入大學的網絡生活。
“‘易’起成長”系列活動,不僅有輔導員答疑解惑,還有新生輔導員情真意切地寫給大一新生的博文,環境學院新生輔導員仝澤民發表的博文《寫給大學一年級同學的一封信——腳下的路總是越走越清晰》閱讀量在5天內超過了1200人次,網名“之夏”的同學留言說“很贊,提前讓我熟悉了大學生活,幫我解決了心頭的疑惑。”。
計算機學院和人文學院的“易視角·家鄉征集令”系列活動中,吸引了200余名新同學參與,來自陜西的新生姚海涵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跟我’易’起看家鄉”講述了他的故鄉陜西關中的歷史、美景和美食,迅速成為了計算機學院易班公共群里的“網紅”。
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和校易班發展中心發起的“易設計”系列活動,將班服設計比賽和校園環保袋設計大賽搬上了易班,通過線上投稿評比,開學當天新生設計的獲獎作品就能出現在東華大學的校園中;化工與生物學院和紡織學院“易榜樣·贏在起跑線”系列活動,既有大學生年度人物的寄語,又有職業規劃大賽獲獎作品的展現,通過“老臘肉”的“現身說法”,大學新生向朋輩榜樣學習,明確目標,提早規劃大學的學涯、生涯,努力成長為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