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值守,“易”路相伴:我校師生立足易班開展網上迎新工作
近日,我校2015級新生開始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雖然還在暑假中,校園里已洋溢起濃郁的迎新氛圍。學校環境是什么樣的?哪個食堂的菜更好吃?怎樣認識新同學?這些往往要開學后才能弄懂的問題,現在都難不倒新生了。 在東華易班網上,萌萌的新生入學指南、充滿科技“style”的查詢系統,貼近學生需求的各類服務帖,涉及新生學習、生活等多個方面的信息,讓作為“網絡一代”的“95后”新生,還沒入校就能提前了解校園里的詳細情況,這為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快樂健康地成長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礎。 “迎新季”,今年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8月4日開始,信息學院的輔導員夏菡斐就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新生在易班上的好友申請。“老師,戶口不遷要緊嗎?”“我們的專業難不難學?”“能提前幾天到校?”還在外出培訓的夏老師已經提前進入了工作狀態。 每次培訓課程剛結束,夏菡斐就要趕緊打開手機,忙不迭地給回答學生在易班上提出的種種問題。“簡單的點擊同意,就能跟新生進行網絡對話,這讓我和學生們的距離一下子變近了。” 通過易班,管理學院的徐志德老師已經認識了不少學生,甚至了解到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情況。他在線向新生詳細介紹“綠色通道”,并指導他們及時進行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申請。 今年的“迎新季”,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據悉,為了配合學校迎新工作,使新生盡快融入到大學生活,校易班工作站早在6月就策劃籌備新生進駐易班工作。工作站的學生骨干們制作了“易班操作手冊”,隨錄取通知書一起發放到新生手中。在易班上,新生不僅可以提前獲取學習、生活指南,還能第一時間與輔導員取得聯系。
創意迎新,讓新生提前“享受”大學生活 為了第一時間抓住“95后”新生眼球,服裝學院輔導員林祎晨在學院易班平臺策劃了特色迎新活動,以“來自半成老臘肉的真人東華‘歷險記’”為主題,生動幽默地介紹學院特色、易班資源、校園生活等信息,讓加入易班的新生生動了解大學學習和生活。 在信息學院的易班平臺上,新生公共群已頗具人氣。電氣1503班的程俊遠已然成為了易班小達人,他活躍在網絡班級微社區里,與尚未謀面的的同學一起暢想大學生活,并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本意是來自戈壁灘的風”,極具畫面感的名字,加上俏皮的自拍照,讓大家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位來自新疆的同學。在時尚創意學院的易班平臺上,“我耀·創意——T恤創意圖案設計大賽”吸引了眾多新生參與,輔導員陳崔玨介紹說,網絡設計比賽讓新生們提前感受到學院的氛圍,其中最佳創意設計作品還將被制作成院服。 據了解,為更好地服務新生,各學院易班工作站紛紛拿出“新招”吸引新生。一些學院開通了新生專門的公共群、班級群,指導未報到的新生們搭建相識平臺;有的學院則設計了“新生攻略”,讓新生通過趣味游戲通關的方式學會操作易班,并進行網絡互動。而在校易班主平臺,“人氣之王”莫過于今年的新生查詢系統。該系統由畢業于我校計算機學院的研究生創業團隊自主研發,新生只需登陸易班手機客戶端,就能在線選擇寢室空調安裝意向,查詢到自己的繳費情況,以及所在學院的專業方向、培養計劃及新生入學教育安排等信息,被同學們譽為“易班神器”。 全天候值守,只為給新生更好的貼心服務 新生曾琦對寢室安裝空調有些疑惑,“空調是每個學生必須選擇安裝嗎,萬一我跟室友達不成一致意見怎么辦?”他在易班上給輔導員私信留言。“你好,寢室空調安裝不強制,學院會根據同學們選擇空調的意向來分配寢室,盡量實現同學們不同的需求。”輔導員周大智的留言回復解開了新生的困惑。 據介紹,目前我校新生入駐易班人數已達2000余人。為了給新生及時、周到的服務,我校60余位新生輔導員放棄了暑假的休息時間,全天候值守在易班上。他們耐心而細致地解答學生們的每一個疑問,提前對學生進行學業和生活的指導,成為同學們眼中“最可親和最忙碌的人”。 同時,校易班工作站的學生團隊則用他們獨特色視角發起話題、上傳圖片和精心制作貼文,“有圖有真相”的做法,讓新生感覺到學長和學姐別樣的溫暖。此外,同學們自發成立了新生客服工作組,每天輪流值班,熱情周到地回答新生的各類問題,參與互動超過300余人次。由學生團隊設計制作的“校園系列指南”讓新生通過登陸易班,即可獲取校園生活攻略、校園地圖、校園周邊信息等,“身臨其境”地感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受到新生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