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燕教授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東華大學時尚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議組成員,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東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1.媒介話語
2.新媒體文化
3.語言與文化傳播
榮譽及獲獎情況:
1. 2006年東華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個人
2. 2007年上海市教育系統演講比賽二等獎
3. 2008年東華大學微型黨課比賽一等獎
4.2010年上海市語測中心論文一等獎
5. 2015年上海市首屆大學語文講課比賽二等獎
6. 2015年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個人
7. 2017年東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近年來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網絡輿論生態視域下新媒體互動話語的情感傳播機制與引導策略(2023-2027),在研;
2.上海市文教結合項目:區校聯動推動時尚創意產業集聚與融合創新研究(2021-2022),主持,完成;
3.上海市教委智庫項目:疫情常態化背景下**(2021-2022),主持,完成;
4.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重點項目:“傳-受”互動視域下中國共產黨100年黨報話語實踐研究(2022-2024),主持,完成;
5.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基于語言腐敗治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研究(2016-2019),主持,完成;
6.上海市語測中心項目:媒體場域中的語言腐敗及其治理研究(2016-2018),主持,完成;
7.上海市高校語文教育聯盟項目: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應用寫作類課程改革與實踐(2016-2019)主持,完成。
8.上海市語測中心: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漢字應用水平現狀調查與應對策略思考(2014-2016),主持,完成;
9.上海市高等教育協會項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2014-2015),主持,完成;
10.上海市語委項目:社會流行語的規范問題研究(2013-2015)主持,完成;
11.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新媒體話語策略與社會文化生態建構(2012-2015),主持,完成。
12.上海市語測中心:基于敘事能力培養的理工科類大學生普通話表達能力發展研究(2010-2012),主持,完成;
近年來發表的代表性論著、專利:
論文
1.《語言腐敗對政府形象的影響及其治理》,《青海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第一作者;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引領下的應用型高校文化建設》,《教育與職業》202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唯一作者;
3.《也談語言腐敗:定義、范式及語言表征》,《當代修辭學》2017年第6期【CSSCI來源期刊】,第一作者;
4.新媒體語境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建構策略,《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第1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5.從中美比較的視角談我國高校應用寫作課程體系改革,《高教探索》2015年第8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6.新媒體語境下流行語的生成傳播機制及規范策略,《學海》2014年第6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7.從話語的雙重功能看新媒體的文化角色含義,《現代傳播》2014年第1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8.新媒體引發的語言革命及其對主流媒體話語模式的影響,《新聞知識》2014年第1期【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9.新媒體話語引發的文化問題及制導策略,《當代傳播》2013年第6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10.敘述者的主體表達與新聞的意義建構,《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CSSCI源期刊】,第一作者;
11.論敘事能力培養的正遷移作用,《社會科學家》2012年第4期【CSSCI來源期刊】,第一作者;
12.論敘事之主觀性問題及有形標記,《求索》2009年第10期【CSSCI來源期刊】,唯一作者;
著作
李凌燕.新聞敘事的主觀性研究[M].上海:新東方出版中心;2013年
主要學術兼職:
2022.07~至今中南大學新媒體語言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特聘研究員
2024.01~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理事(文化專委會)
2024.04~塔里木大學兼職教師
國際交流與合作:
2014.02~2015.03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 訪問學者
電子郵箱:lingyanli@dhu.edu.cn
辦公室電話:021-62375250
辦公室地址:延安路校區中南22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