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明教授 楊小明,男,甘肅武都(今隴南)人,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本科畢業于廈門大學生物系;1988年7月研究生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自然辯證法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1996年7月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然科學史研究室,師從我國老物理學家錢臨照院士、科學史家張秉倫教授。 2001年破格晉升教授;2005年牽頭申報成功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碩士點,成為學校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之一。同年牽頭申報成功科學技術與哲學研究中心,是東華大學首批2個校級文科基地之一;2005年迄今,作為學術負責人之一,為主參與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建設;2008年牽頭申報的科學技術史學科成為校級重點學科;2012年牽頭申報成功二級交叉學科紡織科技史博士點,2014年起開始自主招生,2020年被教育部公布為交叉學科博士點;2012年負責科學技術史學科參加教育部學科評估,獲全國第八的好成績;2017年負責科學技術史學科參加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C;2024年牽頭申報成功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博士點,成為學校第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04年迄今,在山西大學、東華大學培養畢業博士35名、碩士100余名。 榮譽及獲獎情況 1、山西省第六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一等獎(2004)。 2、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全國地方史志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4)。 3、山西省社會科學“百部(篇)工程”優秀論文一等獎(2010)。 4、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 5、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 6、中國絲綢協會優秀論文獎(2011)。 近年來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 主持:《安清翹科學思想脈絡與源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14BZX031),資助金額20萬,結項優秀。 2、 主持:《黃宗羲黃百家父子歷算著述與科學思想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編號21AZX006),資助金額35萬。 3、 主持《楊振寧科學思想與方法研究》,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資助金額5萬,結項優秀。著作《物理大師楊振寧》(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被楊振寧先生本人評價說“本書很好地把握住了我的思想”。 4、 主持:《清代浙東經史學派資料選輯?歷算編》點校,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文獻組重點項目,資助金額5萬元,結項良好。 5、 主持:《中國文化的科學氣質》,中央高校基金重大項目,資助金額10萬,結項良好。 6、 以第一參與人完成鄧可卉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西方天文學中幾何模型知識的傳播與會通(1580-1673)》(項目編號:11373016)。 近年來發表的代表性論著、專利 論文 1、楊小明:《黃宗羲〈匡廬游錄〉的科學價值》,《中國科技史料》,1996年第2期。 2、楊小明:《黃百家科學思想和成就鉤沉》,《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 年第2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3、楊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動說在中國的最早介紹》,《中國科技史料》,1999年第1期。 4、楊小明、馮芒:《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的統一──試論黃百家的科學真理觀》,《科學 技術與辯證法》(CSSCI),1999年第2期。 5、楊小明:《中國古代沒有生物進化思想嗎?》,《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2000 年第1期。 6、楊小明:《明清山西人在治黃中的偉業》,《科學技術與辯證法》(CSSCI),2000年 第2期。 7、楊小明、侯德賢:《從自組織觀看古希臘城邦的分立史》,《系統辯證學學報》,2000 年第3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8、楊小明、高策:《山西古代數學史述要》,《科學技術與辯證法》(CSSCI),2001年 第3期。 9、楊小明、王躍平、高策:《山西古代自然觀概析》,《科學技術與辯證法》(CSSCI), 2002年第2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10、楊小明:《黃百家與日月五星左、右旋之爭》,《自然科學史研究》(CSSCI),2002 年第3期。 11、楊小明:《〈國語〉“武王伐殷”天象檢討——兼論江曉原、鈕衛星之〈回天〉》,《科 學技術與辯證法》(CSSCI),2002年第6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12、楊小明:《“美國猴子案件”:歷史還是偏見?》,《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 2003年第2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13、楊小明:《“通天地人者曰儒”——黃宗羲與科學關系之系統觀考察》,《山西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3年第3期。 14、楊小明:《梅文鼎的日月五星左旋說及其弊端》,《自然科學史研究》(CSSCI),2003 年第4期。 15、楊小明、黃勇:《從〈明史〉歷志看西學對清初中國科學的影響》,《華僑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復印。 16、楊小明、李樹雪:《安清翹關于歲差的認識》,《中國科技史雜志》,2005年第3期。 17、楊小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爭:安清翹的左旋會通》,《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6年第1期。 18、楊小明:《黃百家年譜簡編》(2萬余字),《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3 期。 19、楊小明、張穎帥:《薛福成科技觀初探》,《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3期。 20、楊小明、甄躍輝:《郭嵩燾科技觀初探》,《科學技術與辯證法》(CSSCI),2009年 第2期。 21、楊小明、李強:《1937-1949年中國地質科學的艱難發展——基于建制化的分析》,《山 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9年第5期。 22、楊小明、李強:《1912-1937年中國地質科學知識增長的建制化研究》,《中國科技史 雜志》,2010年第2期。 23、楊小明:《黃宗羲的天文歷算成就及其影響》,《浙江社會科學》(CSSCI),2010年 第9期。 24、楊小明、賈爭慧:《中國哲學的現代科學借鏡》,《科學技術哲學研究》(CSSCI), 2011年第3期。 25、楊小明、高策:《沖突與協調:中西文化與楊振寧的科學創造》,《系統科學學報》, 2012年第1期。 26、楊小明、賈爭慧:《“矩”哲學觀與安清翹關于中西學關系的認知與實踐》,《科學技 術哲學研究》(CSSCI),2013年第4期。 27、楊小明、李靜怡、吳曼琳:《因果性的數學解釋》,《科學技術哲學研究》(CSSCI), 2014年第4期。 28、王堅、楊小明、高策:《曹煥文與中國火藥史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CSSCI), 2014年第4期。 29、楊小明、王堅:《宋朝軍事實力真的“積貧積弱”嗎?》,《解放日報(思想周刊)》 (CSSCI),2016年8月30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0、楊小明、任春光:《天旋、歲差與中西之爭》,《自然科學史研究》(CSSCI),2017 年第2期。 31、楊小明、任春光:《莊子如何用“機”釋道?》,《解放日報(思想周刊)》(CSSCI), 2018年7月24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2、楊小明、任春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養分》,《人民日報(理論版)》 (CSSCI),2018年9月13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3、楊小明、任春光:《科學“探索”不意味著亂作為》,《解放日報(思想周刊)》(CSSCI), 2018年12月17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4、楊小明、龐雪晨:《論郭嵩燾與近代天文算學教育的引入》,《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 2018年第12期。 35、賈爭慧、楊小明:《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光明日報(理論版)》,2019 年7月19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6、楊小明、陳姝宏:《以自我革命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光明日報(理論版)》(CSSCI), 2020年1月20日。被中紀委網站、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7、楊小明:《明清中西觀蛻變中的安清翹》,《社會科學報》(CSSCI),2020年4月2 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38、王鵬飛、楊小明:《民國時期中央工業試驗所在油脂工業技術上的進步與貢獻》,《自 然科學史研究》(CSSCI),2020年第3期。 39、張雪飛、楊小明:《從動還是能動,跟著還是領著?——20世紀初中國女性服飾變革與 社會變革》,《民俗研究》(CSSCI),2020年第5期。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 學文摘》觀點摘編。 40、王堅、楊小明:《火藥并非純技術發明》,《中國社會科學報》(CSSCI),2020年6 月17日。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轉載。 41、楊小明、霍星辰、楊玲霞:《張敦仁對“大衍總數術”發展的貢獻》(CSSCI),《自然科學史研究》,2024年第4期。 42、張寧卉、楊小明:《從國家科技獎透析四十年中國紡織科技創新》,《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2024年第1期。被《新華文摘》觀點摘編。 著作 1、楊小明:《清代浙東學派與科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被史學權威C刊《史學月刊》予以13000多字的超長專刊評介、被《中華讀書報》予以4000多字的專門介紹。 2、楊小明、高策主筆:《山西科技史(上部)》,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獲山西省第六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04)。 3、高策、楊小明:《科技史應用教程》,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 4、楊小明、高策:《大道無言:〈系統辯證學〉解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5、楊小明、張怡:《中國科技十二講》,重慶出版社,2008年。 6、楊小明、高策:《明清科技史料叢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7、李鎮西主編,高策、楊小明副主編:《魂系山西(再版)》,山西經濟出版社,2009年。 該書于2009年6月10日在太原迎澤賓館舉行首發式,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出席并致辭,高度評價該書的社會文化意義。該書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譽為“山西歷史文化的名片”。 8、楊小明、李強、李斌:《科學與寬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9、楊小明、賈爭慧、龐雪晨:《當代中國科技十五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楊小明、高策:《物理大師楊振寧》,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被楊振寧先生本人評價說“本書很好地把握住了我的思想”。 11、楊小明(分卷主編):《燕趙思想家評傳》,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12、高策主編,張克軍、楊小明副主編:《山西省志·科學技術志》,中華書局,2002年。 13、趙軍、楊小明:《西北實業公司紡織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14、楊小明等:《安清翹科學思想脈絡與源流研究》,科學出版社,2025年。 專利 1、席苗青、楊小明:一種棉紡織加工設備(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號:第22712265號),授權公告日:2025年4月8日。 2、席苗青、楊小明:一種紡織加工用清花機(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號:第22720960號),授權公告日:2025年4月8日。 主要學術兼職 1、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評審專家,國家工業遺產評審專家 2、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技術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工程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史分會常務理事 3、上海市學位辦學科評議組成員,上海市工業遺產評審專家組組長 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重點學科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科學技術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5、《自然科學史研究》(CSSCI)、《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編委、《絲綢》(CSCD、中文核心)編委、欄目主編。 國際交流與合作: 應邀赴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希臘、古巴、巴拿馬、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講學、交流。 聯系電話:021-62376765(辦) E-MAIL:ynide@sina.com |